焦慮蔓延校園 別讓教改成災難

台大昨舉辦「大學考招新制對高中的衝擊」教育論壇,面對考招制度變革,家長們紛紛對教育部喊話,呼籲正視師生與家長的焦慮,提出具體配套;台大也喊話教育部做好政策溝通,無奈裝睡的人叫不醒,一○八課綱上路近三年來,只看到教育部依舊自顧自宣導課綱的美好理念,拒絕面對問題。
新課綱上路以來,教師和學生都不堪負荷,焦慮蔓延校園,若非疫情,教改砲火恐更猛烈。教育現場的教師多數認同課綱精神與改革方向,但理想不能當飯吃,課綱實施後產生的學科時數不足、學習歷程檔案亂象、考招「一試定終身」爭議、學生負荷過重等問題,早被反映多次,但教學現場卻沒有感受到教育部解決和面對的誠意。
家長和教師覺得教育部溝通不足,新聞媒體感受也很深,記者每次試圖與教育部對話、詢問回應,但教育部往往拒絕受訪,最後僅用一紙書面回覆,單方面傳遞自己想說的,彷彿回到戒嚴時代,將媒體當成政策傳聲筒。
潘文忠是蔡政府任內任期最長的部長,一○八課綱在他任內推動、上路,理應是新課綱政策最佳溝通者,時常看見潘部長又上了哪個網紅的YouTube頻道,以暖男部長形象,暢聊新課綱理想。問題是,當教育部只在雲端與網路,做足優質和親民官員形象的同時,卻未和真正在執行新課綱的第一線教育現場充分溝通,從昨日論壇上各界對政策的砲聲隆隆,不難看出教育部溝通成效的低落。
新課綱精神之一是翻轉課堂,鼓勵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收知識。教育部本身卻做了最壞的政策溝通示範,無視現場焦慮、小圈圈決策,面對這樣的教育部,大家又怎能期待教育部廣納各界建言?
一○八課綱的立意良善,但教育部必須思考,為什麼一個理念極佳的政策,會讓高中校長焦慮到找上大學求助、家長出面替學生沉重喊話?執行過程中,政策勢必有「走歪」和說明不足之處,也有很多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若還是活在課綱美好的理想泡泡中,只想當太平官,只會和教學現場漸行漸遠,讓教改成了下一代的災難。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