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童年全家擠一坪造假?徐巧芯秀照片打臉 曝「早餐店賺兩萬」辛酸

中職/許基宏後第二人!陳傑憲幫球迷簽名後被球隊巴士丟包

特價1折!27款LINE貼圖、表情貼只要6元 變種吉娃娃、水豚媽媽全買162元

寫作教室/廣泛閱讀難?國寫科普文章入題成趨勢 試試123感受記憶庫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攤開近年的國寫題目,第一大題的知性題題說提供多樣科普主題的文章已然成為趨勢。例如109年兒童心理學的「玩具文化分析」、110年腦神經科學的「光遺傳學」技術、111年的社會學中「高齡樂活」議題等,這些涵蓋了心理學、社會學、基礎醫學、文化學。這也意味著練習國寫的基本功,除了表達的基本架構之外,在素材的涉獵也需要擴大搜尋觸角,盡量廣博的閱讀。

然而,廣博的閱讀談何容易?也許可以換一種想法來準備素材,即是把握每次閱讀的機會,把取得的素材價值極大化。首先同學可以先選擇一篇你手邊有的閱讀素材,可能是英文雜誌上的內容、國文老師發的講義,或是公民課討論的社會時事,先了解內容的來龍去脈並盡量找尋延伸資料。以下我們以好讀周報524期文章〈亞洲拒當垃圾國〉為例,提供放大閱讀素材價值的一種方法。

這則新聞主要報導亞洲部分國家長期接收西方國家的廢棄物,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包含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環保法規不嚴格的國家,都在18年起禁止進口西方垃圾,其中起頭的國家是中國。何以有如此的突破?我們可以用一些關鍵字在網路搜尋,發現中國紀錄片《塑料王國》的真實影像,也許是加速禁止洋垃圾進口的原因。

放大閱讀素材價值的第二步,要讓自己對素材有感。同學可以試著使用「一、二、三感受記憶庫」整理這些素材內容。所謂的一、二、三是要就素材寫下:「一句話」陳述資料中的事實;「二個形容詞」記錄內心的真實感受,並摘錄或解釋感受何來;「三反省」與主題相關的自身行為。以下就《塑料王國》為例:

1.一句話:紀錄片《塑料王國》是拍攝中國北京近郊垃圾處理場的影片,大量西方進口垃圾以不環保的方式被處理。

2-1.可惡:中國放任失控的垃圾處理場,以致鄰近國家的環境汙染。

2-2.傷心:赤貧階級人民只能犧牲健康違法處理垃圾以換取微薄薪水。

3.我們每天的垃圾被誰處理了?是否也成為「平庸邪惡」的一分子。

同學們學會了嗎?讓我們一起運用「123感受記憶庫」來整理素材內容吧!

作文 寫作教室

延伸閱讀

台灣首例!《金門》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文化部:國際回響大

整理包/113年大學學測 大考中心公布6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揭露水鳥遷徙壯舉與生存危機 安溥愛鳥獻聲配音

張如君推廣終身教育拍公益紀錄片 產學大力支持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