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台東縣校長甄選遭疑有弊 全教總:6名口委全是在地校長

全教總今早召開記者會,指出台東縣政府去年舉辦的校長甄選中,6位口試委員都是台東縣在地校長,遭質疑有弊端。全教總表示,過去的校長遴選就曾發生很多弊案,口委最好不要由本地校長擔任,且應落實利益迴避,才能建立甄選、遴選的公信力。
全教總日前接獲檢舉,稱台東縣政府去年12月舉辦的「112學年度國小校長甄選」疑似出現弊端。要成為校長需經過甄選、儲訓和遴選的程序,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指出,第一關的甄選是最關鍵的,是成為校長的「入場券」。
檢舉信指證的第一個重點,是國小組甄選第二階段口試的6位口委均為台東縣在地校長,其中5位現任、1位退休,羅德水表示,口委的篩選應做到理論、實務兼具且公平客觀,假設成員中有外聘的學者專家,考試結果即使相同也難被質疑。
檢舉信提及的另外兩個重點,是放榜後3名口委與3名甄選錄取者竟出現在同一餐會,另還有3位甄選錄取者是現任校長的親屬。全教總求證後發現,該餐會是某教育協會在當地舉辦,6人剛好都是協會成員,而身為親屬也難證明現任校長私相授受,但這就凸顯口試委員與考生有交集時難免遭人物議。
全教總指出,一般而言,口試委員的遴聘通常會兼顧理論與實務,6位口委都是當地國小校長,比例明顯失衡。口試成績占比高達4成,口委與錄取者或錄取者之校長親屬是否有特殊交情,肯定會成為其他考生關注焦點。全教總建議,為避免不必要困擾,口委最好不要由本地校長擔任,且應落實利益迴避,才能建立甄選、遴選的公信力。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過往校長遴選發生很多弊案,最常發生的是「喬」志願、不尊重教師組織代表等等,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只是基本要求,國教署和地方政府要慎重處理甄選、遴選的機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