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法院認證當爸 呂秋遠自嘲「老來得子」卻遭追殺:我沒有做錯事

下午起變天 吳德榮:轉雨降溫 慎防劇烈天氣

預期美中貿易衝突緩解…道指升逾千點 史指那指反彈2.5%

PISA評比╱認為成績等於能力 台灣學生數學「高成就、高焦慮」

PISA報告評比顯示,台灣學生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排名均較2018年進步。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PISA報告評比顯示,台灣學生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排名均較2018年進步。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PISA針對15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與創造性思考能力進行施測,並於台灣時間昨日晚間18時公布2022年成績,台灣學生數理能力素來優異,2022年上升到世界第三,僅次於新加坡與澳門。但台師大衍生教育新創企業「數感實驗室」今表示,台灣的學生交出漂亮成績的同時,背後數學焦慮指數亦同樣高居世界第三,教育部潘文忠受訪時坦言,台灣學生確實是高成就、高焦慮。

數感實驗室指出,台灣學生雖然能交出漂亮的數學成績,卻也有著高度的「數學焦慮」。根據PISA調查,通常數學焦慮高的國家,學生成績多偏差,但若以OECD平均成績是472分為基準,教育表現好的國家差不多都在基準線以上,此時便發現,台灣學生能力雖高居第三,數學焦慮指數同樣位於全球第三,僅次於西班牙、日本。

數感實驗室分析,台灣學生可說既焦慮但成績亦好,背後原因可能是學生投入較多練習時間以換取成績,或普遍認為數學成績等於數學能力,且考試時間短,但題目數量多。

教育部今天稍早舉行部務會報,潘文忠表示,台灣學生確實是「高成就、高焦慮」,且亞洲家庭通常求好心切,也希望子女表現好上加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子內心焦慮。

教育部也嘗試從實務面上給予協助,潘文忠指出,「過去的數學對學生打擊確實很大。」但如新課綱下已對數學科拆分為A、B兩版本,也是考量到學生志向不同,如理工傾向的學生跟人文社會學科生即有不一樣的數學需求,讓學生不會均採用一樣的難度,「選擇需要的數學就好。」

再者,潘文忠也指出,過去也看過教學厲害的老師,多是善用實作讓學生了解幾何等概念,以此激發學子興趣、引導學生理解,而非囿於背公式。也因為學生常因數學課業卡關,加上前幾年疫情影響,教育部也建置如因材網等網站,幫助學生盲點對症下藥,「解開自己卡住的地方。」

PISA 教育部 數感實驗室 潘文忠

延伸閱讀

教育基金會年會登場 潘文忠期許共創學習型台灣

立委盼體育署對電競協會殺雞儆猴 潘文忠:要先釐清始末

電競協會出包教長潘文忠批不適當 體育署研議砍補助當懲處

私校兼任教授鐘點30年未漲 教團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大漢8月退場 跨縣市安置百生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八月停辦走入歷史,扣掉應屆畢業生,預計約一百名學生分別被安置到位在台北的中國科技大學,以及宜蘭的佛光大學...

台大學生擺攤連署罷免 校長陳文章:都在校外

大罷免浪潮不斷,甚至有罷免團體進駐校園,被指在校園宣傳罷免已違反「選罷法」和「基本教育法」,日前更有罷團進入台灣大學校園...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爭教師離線權 教團籲先加導師費

教師「離線權」話題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第一線教育現場認為,導師承擔大量班級經營與溝通責任,最需離線權保障。教團直言,即時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