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主權AI打造「智慧島」良機
人工智慧(AI)技術雖已發展數十年,真正大規模改變全球經濟與社會的契機,則始於近兩年生成式AI的飛躍式進展。從ChatGPT問世、企業級AI應用加速,到各國競相制定AI政策,AI已從研究室走入國家戰...
聯合報黑白集/誰要在大禮堂聽簡報
總統府原訂昨天邀藍白領袖「共商國是」,但雙方敲了半天,最後宣告破局,朱立倫和黃國昌都拒絕與會。其原因,除朝野間原本互信不足,且大罷免已箭在弦上,氣氛顯然不宜。更重要的是,府方把會面形式安排成在「大禮...
聯合報社論/從以伊奇襲快攻,反思我兵推的侷限性
上周在台北舉行的民間版「二○二五台海防衛兵推」,預想二○三○年北京發動對台侵略,先入侵灰色地帶,再實施航運攔檢,最後全面開戰。共軍先奪取我周邊離島,以其為跳板拿下澎湖,再「聲西擊東」攻占東部。此次兵...
經濟日報社論/結合越南印度 建立新區域供應鏈
全球供應鏈正在快速重組,是眼前真實發生的現實。從蘋果大舉將iPhone生產線轉往印度,到美歐日韓企業將製造基地遷移至越南、印尼與泰國,新一輪的「全球製造重構潮」已全面啟動。在這場去中國化、去風險化的...
聯合報黑白集/AIT帶貨,黑熊發戰爭財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呼籲民眾隨時備好避難包,以便在「突發狀況」時快速應對。網民關注AIT首見的「突發文」是否提醒備戰,按讚和轉傳數都是平常百倍以上。流量是金,黑熊學院搭便車推出新版防災必備盒,綠媒稱...
聯合報社論/五月出口創紀錄,拍手叫好恐嫌太早
財政部發布我國五月出口金額,首度突破五百億美元,創下五一七・四億美元的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卅八・六%,增幅驚人。出口驟增的一大原因,是川普關稅戰暫緩九十天,寬緩期間強勁的「拉貨效應」帶動大幅出口。漂...
17名遭免職防疫諮詢委員投書期刊 批美衛生部長行動
最近遭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撤換的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17名疫苗專家今天投書期刊,表達對小羅勃甘迺迪的行動「深感擔憂」。這位衛生部長以疫苗懷疑論立場為人所知。法新社報導,小羅勃甘迺迪(Rober...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之爭 體制之爭
中國大陸央媒《人民日報》6月10日頭版刊登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專訪,標題:《任正非: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人民日報》對中國頂級民營企業家任正非進行專訪,並於頭版刊出,意義極大。首先,任正非...
聯合報黑白集/偽造文書與李進勇
在司法恫嚇及國民黨輕忽下,「罷綠委」幾全軍覆沒,大罷免只剩「罷藍委」。司法偵辦罷綠連署造假仍持續進行,但在罷綠委皆未成案下,再濫用司法資源羅織株連,已無實質意義。罷綠連署造假遭到嚴辦,已有近廿人被羈...
聯合報社論/聽取國安簡報前,給在野黨的幾點提醒
總統府上周電邀在野黨主席「共商國是」,宣稱將首次向在野黨領袖進行「國安簡報」。誰料,他次日隨即接見大罷免要角曹興誠與沈伯洋,聽取罷免藍委最新進度。此舉引發外界議論,質疑總統府邀在野黨共商國是,也是大...
經濟日報社論/台股投資要有風險意識
在美中貿易摩擦尚未塵埃落定之際,台股卻頻創波段新高,台積電(2330)更重返千元大關,帶動台股突破22,000點,樂觀氣氛瀰漫市場。但在這波投資熱潮中,我們有必要冷靜提醒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尤其...
聯合報黑白集/高雄人也開始用肺發電
高雄一個月內無預警停電八次,其中人口一・一萬戶的旗津,停電高達九千戶。與此同時,高雄興達及大林的老舊除役機組頻頻上場救援,顯示用電持續吃緊。陳其邁先前酸台中發電不夠用,殊不知,高雄人也開始「用肺發電...
聯合報社論/全球緊張升高,川普「無王日」閱兵慶生
全球局勢近期變化萬端。美總統川普原誇口要解決俄烏和以哈戰爭,但和平承諾跳票,反因各方交互突襲使戰況日益惡化。與此同時,以色列趁美伊「核談判」膠著,對伊朗發動精準奇襲,伊朗隨即發動猛烈報復,中東地區和...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房市危機來自美債風險
根據樂居網統計,央行去年9月的打房措施,導致國內房市供給過剩。和去年9月相比,截至今年4月,國內新、舊屋待售存量分別增加18.7%及25.4%,因而不利未來房價走勢,加上川普對等關稅以及台幣升值壓力...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我乾爹
賴總統出席警察節大會,重申政府打詐絕不姑息放水。就在前一天,台南前副市長之子顏大鈞卻打著「賴清德是我乾爹」的名義在外招搖,並涉詐上億元,試圖從小港機場闖關出境未遂,隨即不知去向。總統宣示打詐,人民卻...
聯合報社論/高談性騷「零容忍」,遇事豈能任意放水?
因應全球MeToo浪潮,立法院去年通過「性平三法」修法,性騷者至少須處以罰鍰。執行時,卻因許多被控性騷者自認「並無犯意」,導致申訴案件大增。為此,衛福部擬以「性平教育時數抵銷罰鍰」緩和處理,卻引發輕...
聯合報黑白集/當國家不要你
張立齊原本籍籍無名,最近卻因遭陸委會「註銷戶籍」,成為首位因定居大陸而喪失台灣身分的國民。張立齊喊冤說他未申請大陸戶籍,其「定居證」也已在去年六月到期作廢;陸委會卻以他領有定居證為由撤銷其戶籍,使他...
聯合報社論/王作榮無法背書,陳菊真能請假一年?
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及多位監委濫用公務車,讓存在感低落的監院再受社會議論。此外,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銓敘部卻稱陳菊依法「仍可請假一年」。言下之意,至明年七月底任期屆滿前,陳菊幾乎不必再上...
經濟日報社論/大股東干政問題仍待解決
金融機構大股東干政的議題,已經討論了二年多;金管會的立場從嚴格監管到退縮,日前又重提要討論如何加強監管。近幾年來已有四家金控因大股東干政而被裁罰,金管會重提修法來監理,可見此問題仍然存在。我們不禁要...
聯合報黑白集/接飛盤,辛苦了!
「飛盤狗」是新興運動,不管主人飛盤扔往什麼方向,狗兒都能火速衝刺到位,在飛盤落地前騰空叼住,口到盤來。但近年在大陸,「叼盤」卻成了損人語。最早「榮膺」此頭銜者,是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被挖苦不惜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