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捲父欠債風波遭批「雙面人」 林柏宏親上火線回應:從未罵父流浪狗

以伊停火油價瀉、Fed觀望降息 美股早盤攻高!台積ADR漲3%

罷免陳乃瑜團隊涉造假 羅明才辦公室主任加3助理送辦

中山大學辦全球女科學家早餐會 促跨域協作性別平權

為促進永續跨域協作與性別平權,中山大學舉辦「全球女科學家早餐會」。圖/中山大學提供
為促進永續跨域協作與性別平權,中山大學舉辦「全球女科學家早餐會」。圖/中山大學提供

今年全球女科學家早餐會(Global Women’s Breakfast)以「打破科學疆界」為年度主題,聚焦強化基礎科學在推展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台灣的GWB由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與中國化學會主辦,今天在中山大學舉行,早餐會特別討論女性特質在推動永續發展及內在發展的關鍵角色,規畫跨世代交流促進性別平權。

由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發起的全球女科學家早餐會,為全球化學界年度盛事。中山大學鄭校長英耀與IUPAC的GWB 共同主席 Mary Garson,在開幕致詞,並由IUPAC傑出女性獎得主台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名譽教授邱美虹,針對基礎科學在促進永續發展中的重要性發表演講。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以女性特質在推動永續發展及內在發展的關鍵角色為題,進行分享,同時從五感的量子力學基礎,帶領與會者了解身體與環境在微觀的能量層級下,如何交互作用。王家蓁指出,此次活動希望帶領與會者「跨」越各種預設結界,議程規畫了跨科學與藝術人文、跨學科領域、跨產業、跨世代、跨性別,以及跨身體與環境的疆界等多元跨域議題的協作與交流活動。

中研院化學所研究員許昭萍表示,隨著時代進步,雖然女性學子受教育的阻礙愈來越少,但隨著職級愈高,女性參與的程度越低的「管漏現象」卻依然顯著。由於社會上對不同性別的期待不同,女性科學家在職涯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面對的問題跟困難還是存在性別差距。今年的早餐會首度啟動「吳嘉麗女化學家職涯發展獎助計畫」,促進學界的性別平權。

中山大學劇藝系助理教授何怡璉帶領,並伴隨入圍第31屆金曲獎的知名音樂家大恭的現場音樂演出。邀請到國際知名NGO組織來自瑞典的Gabriella Grusell以「由內而外的永續-內在發展促進永續發展目標實踐」為題,分享永續發展的推動。台灣港務公司高級研究員張紋英作為業界高階女性主管代表,分享在職場上推動永續發展的女性角色。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劉沂欣,針對跨域合作的溝通連結進行實務經驗分享。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以女性特質在推動永續發展及內在發展的關鍵角色為題分享。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以女性特質在推動永續發展及內在發展的關鍵角色為題分享。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致詞。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致詞。圖/中山大學提供

職涯 早餐 中山大學

延伸閱讀

中山大學與麻省理工簽MOU 獲MIT中文項目移地教學首選

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潘正堂 接任國研院儀科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研究「海木耳」固碳率高 能吃也能助抗暖化

中山大學研究所考試登場 電機有夠夯「錄取率僅1%」

相關新聞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名列63史上最佳 校方:作為提升與進步的參考

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於台灣時間6月19日上午公布,國立台灣大學排名63,為史上最佳成績,也再較上年度QS 2025...

虎科大啟動微藻固態系統可固碳 還能神奇變成面膜

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淨零碳排與永續教育政策,虎尾科技大學在校園打造微藻固碳循環系統,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碳捕捉與水質...

獨/台大碩士生被駭客取消報到...家屬求助無門 報警爭學籍

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正備取生報到系統的入口網站近日驚爆重大資安漏洞,陳姓碩士班正取生的報到資格突遭不明人士冒名竄改成「錄取...

逢甲發千字文說明 曝男大生原答應不出席畢典…最終反悔現身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6日舉辦畢業典禮,因2名學生疑涉性平事件皆到場,引發家長不滿,畢典最終被迫取消。逢甲大學今發出千字聲明...

昨晚家長開戰畢典喊停! 今晚逢甲大學全校畢典有辦成了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昨晚畢典,2名家長因性平事件對峙開罵,畢典被迫取消,引發爭議,校方後聲明道歉,也讓今晚登場的逢甲大學全...

不後悔22年前拒讀台大…徐伯均自揭「學霸非不勞而獲」 籲別浪費基因裡的好奇心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40歲的徐伯均,回首18歲時意氣風發的選擇,從未後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