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與麻省理工簽MOU 獲MIT中文項目移地教學首選

MIT學生獲贈中山大學校長鄭英的手寫春聯。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獲贈中山大學校長鄭英的手寫春聯。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表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中文項目選為移地教學課程場域,師生一行人於農曆年前來台,除至各地文化交流參訪,讓師生瞭解台灣多元樣貌。校長鄭英耀表示,中山大學能夠成為MIT華語文移地教學來台首選,顯示中山在華語文教學領域的用心與努力被看見,希冀雙方在華語文移地教學的課程長久合作。

中山大學表示,此次參訪行程包括高雄市在地的市區導覽、夜市參訪、武術和太極拳體驗、至旗津、佛光山巡禮、參觀年貨大街、品嘗台灣甜品及中華美食講座外,也到台北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彰化鹿港一日遊、台南參觀台灣歷史博物館。

MIT學生分享,對佛光山打坐的茶道體驗感受深刻,以「慢」與「靜」的細微動作感知心智,和美國生活步調非常不同,使心靈相當平靜。最特別的是,來訪期間適逢農曆新年,中山大學也特地安排接待家庭和MIT學生一同吃團圓飯,親身參與歡度除夕。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唐文慧過去曾至MIT擔任訪問學者,促成此次MIT師生造訪。MIT此行則由中文項目主任廖灝翔(Dr. Haohsiang Liao)率隊,他表示,這次來台的10名學生都在MIT學過華語一段時日,語言具一定基礎,希望藉此機會實地運用所學,多瞭解中華文化,並透過每天的活動,體會到台灣的多元樣貌。

專長為亞洲歷史文化的MIT教授鄧津華(Prof. Emma J. Teng)指出,這次移地教學是一項全新的課程設計,去年與中山大學簽訂MOU後,便多次與中山華語中心討論細節。今年1月首次來台,透過2周的密集課程,上午安排針對性的語言課程練習華語,輔以歷史文化介紹,下午則結合親臨實境的文化參訪及人員互動,讓學生知行合一,拓展視野。

MIT學生呂珊萱(Rachel Lu)很感謝中山大學的語伴,讓她瞭解台灣的教育制度和美國的差異。學生劉愛琳(Eileen Liu)則觀察到台灣的語言用字常受日文影響,在華語文標題和廣告中隨處可見夾雜日文用法;日常生活中常見各種廟宇、夜市及摩托車,讓她覺得相當新奇。

學生周安娜(Anna Chau)則覺得台灣人很有禮貌且熱情好客,除了對於常聽到的「不好意思」感到印象深刻外,至各處參訪時還常收到來自不同人的禮物,且到處都是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她非常喜歡台灣。

MIT學生分享心得。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分享心得。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與中山大學語伴於捷運美麗島站合影。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與中山大學語伴於捷運美麗島站合影。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對武術課程也很有興趣。圖/中山大學提供
MIT學生對武術課程也很有興趣。圖/中山大學提供

語言 華語 中山大學

延伸閱讀

影/星雲大師圓寂 民眾排隊上山弔唁

中山大學特聘教授潘正堂 接任國研院儀科中心主任

中山大學研究「海木耳」固碳率高 能吃也能助抗暖化

中山大學研究所考試登場 電機有夠夯「錄取率僅1%」

相關新聞

虎科大啟動微藻固態系統可固碳 還能神奇變成面膜

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淨零碳排與永續教育政策,虎尾科技大學在校園打造微藻固碳循環系統,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碳捕捉與水質...

獨/台大碩士生被駭客取消報到...家屬求助無門 報警爭學籍

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正備取生報到系統的入口網站近日驚爆重大資安漏洞,陳姓碩士班正取生的報到資格突遭不明人士冒名竄改成「錄取...

逢甲發千字文說明 曝男大生原答應不出席畢典…最終反悔現身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6日舉辦畢業典禮,因2名學生疑涉性平事件皆到場,引發家長不滿,畢典最終被迫取消。逢甲大學今發出千字聲明...

昨晚家長開戰畢典喊停! 今晚逢甲大學全校畢典有辦成了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昨晚畢典,2名家長因性平事件對峙開罵,畢典被迫取消,引發爭議,校方後聲明道歉,也讓今晚登場的逢甲大學全...

不後悔22年前拒讀台大…徐伯均自揭「學霸非不勞而獲」 籲別浪費基因裡的好奇心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40歲的徐伯均,回首18歲時意氣風發的選擇,從未後悔。

尋找沈睡古文明 大葉學生抱回金點新秀設計獎首獎

2025金點新秀設計獎空間設計類今年300多件作品參賽,經過主辦單位層層遴選,6件作品脫穎而出,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占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