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申請預做「3件事」 更近理想科系

考完大學學測,大考中心預計二月廿三日公布成績。升學輔導專家胡天爵說,去年的落點可作為今年個人申請參考,考生寒假也可估算學測成績、預估申請校系以及蒐集校系資訊。他提醒,學測考完,也不代表穩拿進大學的門票,充足準備才能領先別人。
今年考生是一○八課綱上路後,考招新制的第二屆學生,考科、題型,或個人申請的參採內容,都可以借鏡去年。胡天爵說,去年的落點可作為今年落點參考,但要留意鐘擺效應。
個人申請選填的六個志願中,胡天爵說,可以是三個最喜歡、三個次喜歡的志願,但不要超過三個學類,才能集中火力準備。第一階段若是有三個以上志願達門檻,會增加錄取機率,準備也較安心。建議同時準備七月的分科測驗,否則若成果不如預期,分科測驗準備將遠遠落在人後。
寒假期間可以做些什麼?胡天爵建議,透過大考中心公布的標準答案,自行核對後,可估算各科級分。若評估考得還不錯或有強烈提早錄取大學的企圖心,可以開始蒐集想申請科系的相關資料。
第二步為預估申請校系,胡天爵表示,可以由每科五標對照預判,並注意學測試題差異、各校系篩選條件、學測採計科目、篩選倍率、招生名額增減、學系是否合併或分組、學系更名等都是篩選評估時的影響因子。
第三步則為蒐集校系資訊。胡天爵說,可以到「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查詢最新資料,了解校系教學特色、未來發展,這是學習歷程自述和準備口試的關鍵。
此外,也可以整理自己的得獎或活動紀錄,並閱讀跟涉及校系相關的新聞時事,如有認識推甄相同科系的學長姐或校友,還能進一步請教,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可以透過網路蒐集相關經驗。
補教老師藍天予說,有些學生學測後透過個人申請選擇不想要的科系,只因為不想考分科測驗。他認為如果結果不如預期,建議堅持準備分科測驗,以去年的錄取結果來看,都有滿大機率可上理想科系,今年報名人數與去年差不多,預期狀況也有相似之處。(系列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