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招生賄賂醜聞 雷大雨小、積弊難改

大學招生舞弊爆發近四年來,涉嫌行賄的名人出庭時落淚,大學代表隊教練遭到開除,一流大學聲譽留下汙點。招生弊案首要被告、升學顧問辛格(William Singer)4日被波士頓聯邦法院法官判處三年半有期徒刑。
美聯社報導分析,儘管大學招生弊案鬧得滿城風雨,大學招生整體作業其實改變不多。某些學校修改規則,避免某些明目張膽的不當行徑,可是財富、社會地位與種族背景等因素依舊扮演重要角色,影響力甚至超越以往。
辛格案未見招生主管被起訴
大學招生主管指出,辛格案頗為反常。主管體育代表隊的學校主管利用制度漏洞貪汙,但全案卻沒有任何招生部門主管面臨起訴。某些輿論意見則說,這起案件揭露的不公平與不平等,問題更深層,也更令人憂心。
專門研究大學錄取及種族平等的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副教授朴茱莉(Julie Park,音譯)便說:「從許多層面來看,特權在這套制度裡早就根深柢固。」她說,總結而論,出身於金字塔頂端1%的學生,在任何私立學校所占的名額,都有不成比例的狀況。
富人:行賄跟定期捐款無差別
辛格策畫之下的大學招生弊案,手段明目張膽。富有家長透過花錢行賄,讓兒女以冒牌體育選手的資格獲得一流大學錄取。富有家庭享盡各種優勢,隨著案情爆發陸續曝光,包括私人家教、專屬升學顧問等。「有錢好辦事」在大學招生過程中發揮效果也極為明顯,為學校提供贊助的金主或校友,兒女獲得錄取的機率便高人一等。
遭控舞弊的某些富有家長出庭時辯稱,行賄其實與定期捐款給大學並無差別。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紀錄便列出「貴賓級」(VIP)申請學生名單,並加註「可能捐款」或「承諾100萬元」。
出身紐約上州清寒家庭的耶魯大學四年級除生羅勃茲(Logan Roberts)說,招生弊案發生後,耶魯招生程序「改變很少」。他說,學校雖然譴責舞弊醜聞,對於招生過程中讓富人學生享受優勢的深層問題,卻始終視若無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