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美法律拼裝車?解析「藐視國會」問題在哪裡

聯合報社論/亮劍懲獨與跑馬跳舞,聯合利劍的危險徵兆

竹市2消防員殉職!氣瓶耗盡曾喊「求救」未回報所在地 40分鐘後尋獲喪命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 校長陳文章:蔡英文不會來當教授

蔡英文總統(左六)、國巨執行長王淡如(左起)、永豐金控董事長陳思寬、富邦金控副總經理林茂生、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台大校長陳文章、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教育部長潘文忠、華南金控董事長張雲鵬、敏盛醫療執行長楊弘仁、台積電處長張孟凡等人上午一起出席國立臺灣大學國際政經學院揭牌典禮及徐州路校區再造計畫啟動儀式。記者蘇健忠/攝影
蔡英文總統(左六)、國巨執行長王淡如(左起)、永豐金控董事長陳思寬、富邦金控副總經理林茂生、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台大校長陳文章、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教育部長潘文忠、華南金控董事長張雲鵬、敏盛醫療執行長楊弘仁、台積電處長張孟凡等人上午一起出席國立臺灣大學國際政經學院揭牌典禮及徐州路校區再造計畫啟動儀式。記者蘇健忠/攝影

國立台灣大學今日舉行「國際政經學院」揭牌典禮,外界關注學院是否有政治力介入,甚至總統蔡英文卸任後是否會任教,對此,校長陳文章強調不會請她擔任教授,僅會邀約演講。至於未來院長人選,他表示心裡已有想法,希望能延攬國外知名學者擔任。

台灣大學依照「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設立「國際政經學院」,2月獲教育部正式核定,並於今日在台大徐州路校區、也就是未來的學院院址,舉辦揭牌典禮及徐州路校區再造啟動儀式。

國際政經學院曾遭指有政治力介入,是蔡英文的政治遺產,甚至未來可能會延攬政治人物。會後受訪時有媒體詢問,蔡英文卸任後是否會在國際政經學院教書,陳文章表示,不會請她擔任教授,但將會邀請她來演講。陳文章也強調,台大聘任老師都須經由三級三審、程序非常嚴格,絕對不像外傳會成為政府官員的旋轉門。

至於國際政經學院的院長人選為何,陳文章表示,依照「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該人選需要有監督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審議,但他心裡對於院長人選已有想法,非常希望能夠延攬一位國外知名的學者擔任,並會提供能與國外競爭的薪資及資源。

談到未來國際政經學院要聘任的師資,陳文章強調師資的等級,是原來經由學院的資源無法聘到的,他心裡也有一些人選。

國際政經學院的經費有一半來自企業,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在揭牌典禮上致詞時提到,陳文章有「三寸不爛之舌」,讓企業加入協助學院。蔡英文也有說,陳文章募款能力深植人心,雖然是化工系教授,但其處理事務的能力與見解都超過化工領域。

陳文章指出,國際政經學院10年經費總共28.5億元,企業占14.25億元,另一半由國發基金配合。10年後無論國發會是否繼續支持,他認為都能繼續得到企業支持。不過台大也會自行投入經費修建校區,至少先修好徐州路校區的綜合大樓。

台大 蔡英文 陳文章

延伸閱讀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 蔡英文、蔡明忠等人親自出席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蔡明忠等人出席 盼培養政經領導人才

凱道、228公園紮營抗議逾7年 「原轉小教室」宣布520結束抗爭

小英之友會交流營恰與賴清德國宴「同飯店」 蔡總統:這不是畢典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力推雙語政策 過半學生:拔尖不扶弱

總統賴清德過去從地方到中央都力推雙語政策,學生團體EdYouth今日發布最新108課綱觀察報告,當中針對雙語政策的調查發...

文化幣不是灑幣 文化部長李遠:台灣教育總把小孩當小孩

文化部長李遠昨天受訪時表示上任首要任務,是將下修文化幣領取年齡到13歲。他今天赴立院進行首次業務報告,立委洪孟楷質疑這是...

文化部長李遠赴立院提施政:文化部不該扮演指導者

「文化無所不在,生活的文化才是文化,文化部不該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而是提供服務與協助。」文化部長李遠今天赴立院教委會進行首...

用文化幣挺花蓮!文化部推專屬加碼1200點 6月8日上路

因應0403花蓮地震災情,行政院提出「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辦理各項重建復原及紓困振興工作,為協助產業振興,文化部今...

賴清德就職主動提陸生來台 大學主管:短時間內困難

總統賴清德今日在就職典禮上,主動提及盼中國大陸開放學位生來台,教育界人士對此也抱持期待。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陸方有...

校長洩露性平案個資僅申誡1支 桃園教育局被監委糾正

桃園市中壢某國小張姓校長為澄清自己處理學生性平事件未吃案,去年11月在教師周會公開說明案情,害該生身分曝光遭鄰居非議及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