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狠毒畫面曝光…婦遭拽下公車再補踹1腳 女兒泣訴:沒人抓施暴男太冷漠

女高管開名車高調炫富!喝喜酒發豪語「包3桌禮金」 新人拆紅包傻眼

閱讀數學/失智症的人口統計與經濟衝擊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你的家人、親戚裡,也有失智症患者嗎?照顧失智症患者,是一件很偉大卻也很辛苦的事情,無論在體力上、情緒上、經濟上都是沉重的負擔。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未來20年,將從去年的32萬上升到2041年的66萬,失智人口佔比將從1.4%,上升到3.0%。

在這段期間,台灣將會新增66 - 32 = 34萬人失智症患者,平均每年增加34 ÷ 19 ≒ 1.79萬人,也就是每天將有1.79萬 ÷ 365 ≒ 49.1人被診斷出失智症。一天有60 × 24 = 1440分鐘,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平均每1440 ÷ 49.1 ≒ 29.3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出失智症;相較之下,台灣近年每37分鐘與31分鐘,才有一人被診斷出乳癌與大腸癌,失智症人口的成長速度,實在不容我們樂觀。

學者分析,如果只計算照顧失智症患者的顯性成本,包括固定消耗品(如紙尿布、流質營養品)、照護費、環境改造、輔具等支出,那麼以12年的病程來估算的話:

輕度期:6萬元/月 × 12個月/年 × 4年 = 288萬/年

中度期:8萬元/月 × 12個月/年 × 4年 = 384萬/年

重度期:10萬元/月 × 12個月/年 × 4年 = 480萬/年

準備金:20萬/年 × 12年 = 240萬

加總起來, 2年下來就需要1,392萬的顯性支出。我們不知道家屬為了照顧患者而辭職、請假所造成的隱性成本應該怎麼估算,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估,高收入國家的失智症照顧成本,大約佔該國GDP的1.4%。以2022年台灣的GDP 7626.74億美元來說,這代表台灣社會一年的失智症照顧成本高達7626.74億美元 × 0.014 ≒ 106.77億美元,大約是3,457.62億新台幣,超過去年台灣國防經費的一半。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良好的運動習慣、持續動腦與思考、多多參與社交活動,分別可以降低六成、五成、四成的罹病風險,避免三高與減少吸菸,也有顯著助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自己來說,能夠讓我們享有更豐富的人生,而對家人來說,也能減輕他們未來的照顧負擔。

本篇文章與數感實驗室余孟珂共同完成。

失智症 數感實驗室 閱讀數學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