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代理教師月薪加到6萬 敘薪制恐掀人力大洗牌

屏東抖音網紅自稱要在426凱道遊行「喊打」製造混亂 !警方要查

康橋車隊完成環島壯舉!賈永婕迎兒歸來:勇士進場「彼此攙扶」、掌聲淚水不斷

花蓮高農研究原民藥用植物 山葛可止血、針刺草去瘀奪大獎

花蓮高農與慈大附中4名學生組成「農耀Kalingko」團隊,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雲端科展,以太魯閣族藥用植物為主題,證明原民傳統文化應用性,勇奪最高榮譽「金熊獎」。圖/花蓮高農提供
花蓮高農與慈大附中4名學生組成「農耀Kalingko」團隊,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雲端科展,以太魯閣族藥用植物為主題,證明原民傳統文化應用性,勇奪最高榮譽「金熊獎」。圖/花蓮高農提供

國立花蓮高農等4名學生組成「農耀Kalingko」團隊,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雲端科展,在老師指導下,以太魯閣族藥用植物為主題,前後花半年的時間,請教大同與大禮部落長老有哪些植物可止血去瘀,再用科學驗證的方式,證明原民傳統文化應用性,勇奪最高榮譽「金熊獎」,令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教育部國教署舉辦「原住民族雲端科展」,鼓勵學生結合部落文化及現代科學,透過實驗與實作研究方式,深入了解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的應用。

花農接受教育部委託,主辦「原住民青年領袖培育研習營」,不限學校皆可參加,從營隊中選出花農森林科升高三生許芳綺、李承翰、畜保科升二年級生高淑寧,以及慈大附中升高三生連則欽參加科展競賽。其中李承翰與連則欽是太魯閣族,高淑寧是撒奇萊雅族,許芳綺非原住民,團隊中只要一半以上成員是原住民即可參賽。

師生們選題時發現平時難接觸太魯閣族傳統藥用植物,便以「SapuhSpriq太魯閣族藥用植物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探討」,作為主題研究方向,爬山前往大同與大禮部落,請教長老生活中有哪些植物可應用,再實際使用藥草,研究不同部位的藥草對於傷口的修護力,以及清淤、毒性測試等。

團隊發現,由於部落族人生活在大自然中,難免身上會有受傷流血、瘀青等,且太魯閣族人對於植物命名知識舆其文化有連結,在命名上,可用來止血的「山葛」,族人以其莖節像膝關節,命它為pungu huling;另一種可去瘀消腫的「針刺草」以dahung(瘀血之意)命名等。

指導老師許芳瑜表示,原住民族傳統藥草文化通常是口述相傳,較難證實效果,透過科展讓學生用研究驗證傳統知識,甚至證明其應用性,文化與科學結合不僅增加傳承文化的方法,對於非原民族群來說,也有機會認識珍貴原民文化。

花蓮高農與慈大附中4名學生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雲端科展,以太魯閣族藥用植物為主題,證明原民傳統文化應用性,勇奪高中組「金熊獎」,獎金1萬元。圖/花蓮高農提供
花蓮高農與慈大附中4名學生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雲端科展,以太魯閣族藥用植物為主題,證明原民傳統文化應用性,勇奪高中組「金熊獎」,獎金1萬元。圖/花蓮高農提供

原住民 太魯閣族

延伸閱讀

首屆台灣原住民族服裝才藝選美 8月19日高雄空大登場

影/7、8年級生擔當就服員 靠同理心擦亮中市原民就服據點

「原」起一百的共好連結 台灣諾和諾德支持原民健康平等發展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全國原住民族行政會議首度移師高雄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大漢8月退場 跨縣市安置百生

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八月停辦走入歷史,扣掉應屆畢業生,預計約一百名學生分別被安置到位在台北的中國科技大學,以及宜蘭的佛光大學...

台大學生擺攤連署罷免 校長陳文章:都在校外

大罷免浪潮不斷,甚至有罷免團體進駐校園,被指在校園宣傳罷免已違反「選罷法」和「基本教育法」,日前更有罷團進入台灣大學校園...

國教院建議教科書言明 2758號決議未提中華民國或台灣

國家教育研究院近日舉辦審定本教科用書三方座談會議,會中達成兩項共識,建議歷史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中英文史...

教育部稱校園「大罷免」是公民活動 學者批:淪於詭辯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認為學生於校內擺放大罷免攤位屬學生言論自由、公民活動,非政黨活動,應予尊重,但教育部過去就曾函示說明教...

爭教師離線權 教團籲先加導師費

教師「離線權」話題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第一線教育現場認為,導師承擔大量班級經營與溝通責任,最需離線權保障。教團直言,即時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