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4歲女童溺水…26歲哥「見死不救」 淡定喝飲料旁觀影片曝光

人設錯亂?馬斯克才罵沒新意…改口「想買iPhone 15」大讚:美到不可置信

亞運跆拳道/羅嘉翎首戰輕鬆贏 3台將晉8強距獎牌差1勝

中小學「老老師」退不下來 教團籲修法:月退年齡降回50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修法將原月退年齡回復至50歲。記者許維寧/攝影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修法將原月退年齡回復至50歲。記者許維寧/攝影

中小學教師年齡失衡,教育部潘文忠日前則表示,今年中小學已新聘約5000名教師,盼投入心血、活化教學現場。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說,教育部未對症下藥,教師平均年齡在各級學校均逐年提升,又122年後中小學教師月退休資格將延長至58歲,更可能導致年長教師比例增加、年輕師資無法加入,呼籲修法,將原月退年齡回復至50歲。

全教總今召開記者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全教總2013年執行中小學教師最佳工作年齡調查,超過七成三民眾認為,教師最適合的服務年齡為55歲以下。至2016年時,中小學師資年齡比例仍正常,中生代教師最多、35歲以下年輕老師次之,資深教師則最少,但年改上路後,年長資深教師傾向繼續工作以至於比例上升,年輕新血無法投入,導致師資不平衡。

侯俊良表示,盡管資深教師仍具備專業熱忱,但體力不再,老中青均衡才是健康的校園生態,體制應讓老師在適合的年齡有權選擇退休。民國112年後中小學教師月退資格將延長至58歲,勢必會造成師資塞車,全教總建議修法,回復月退年齡至50歲,讓資深老師選擇是否留任。

侯俊良也說,年改也訂定了錯誤的替代率方案,造成年資越久扣減比率越高,所得替代率應打開天花板,制定年資與給付均等的替代率方案,增加資深人員退休誘因;再者,明年112新制人員未來退休可領取「公保年金」,但現職人員則在年改制度下無法領取公保年金給付,恐增加世代紛擾,呼籲同步修法讓公保和退撫所得脫鉤,不分世代都能領取雙層年金。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表示,校園年齡結構應呈現「世代互補」教學現場才會健康。年改後造成資深教師持續留任,是幾年前就能預測的狀況,又年改是複雜的社會工程,但設計應回歸職業特殊性,建議修法回復退休年齡至50歲。好的制度是讓老師選擇退休或留任,但現行制度只會讓資深老師被迫留下。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今也到場支持,陳玉珍說,教育部增聘5000名教師只是補充人力,對未來國教教師年齡結構則沒有改變。相信資深教師有熱忱也有專業,但也有部分想退休過自己的生活,如今卻因年改無法按計畫退休,教學現場師資年齡偏高,也會影響年輕後輩進入教育體系,建議政府提供誘因、完善體制,讓資深教師有權選擇是否留任。

另外,立法院今舉行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立委萬美玲也表示,老師退休被迫延後,年輕教師則不容易進入職場,教師年齡結構已嚴重失衡,教育部是否考慮提升教師員額?

潘文忠則說,今年教甄全國22縣市已新聘約5000名教師,給予年輕老師機會,也會觀察今年甄選人數,要求縣市具備永續規畫。員額近期修正並開始實施,教育部接下來仍會設法處理員額保留比例過高的縣市。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教育部 年改 潘文忠

延伸閱讀

藍委憂教官退出校園影響校安 潘文忠:政策執行多年不會改變

高職校長性騷教師「成立」未調職 教長潘文忠坦言:法規面確有不足

林智堅中華大學論文案也提訴願 教長證實收到了

傅崐萁控勘災「被放鴿子」 潘文忠稱誤解:看了3、4所學校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偏鄉教改難/師資困境 專聘制招不到熱血師

立法院二○一七年末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挹注加給津貼提升偏鄉教師福利,並在正式教師及代理教師間撐出新的空...

長照類科休退學率高 難解人才荒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因長照相關產業薪資低、工時長,職務較無成長空間,導致大專校院「老年人及失能成人照顧」學類學生,...

孩子不來 老師走了 偏鄉小校 淪「華麗的空城」

各級學校陸續開學,許多偏鄉小校卻還「等嘸人」:沒有學生、也沒有老師。澎湖的虎井國小在校友支持下,大手筆向台灣本島反向招生...

大愛接住弱勢生 66師獲菁師獎

有「民間師鐸獎」之稱的第十二屆「教育大愛菁師獎」表揚大會昨頒獎,主辦單位懷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陳玲社會福利慈善事業...

陸生來台 短期生秋季翻倍成長

教育部公告一一一學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數概況,後疫情時代,境外生數回流至十點三萬人,最大生源國仍以越南、印尼為主,過去人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