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七寶媽訕笑「資源班」爆眾怒!3度道歉後緊急關版

果粉看過來!超實用「6個iPhone拍照攝影技巧」 1設定檢視窗外區域超方便

1張圖看台灣地震頻率驚人 網議論:2024年度代表字可以確定了?

退不了、進不來 中小學「老」老師惡化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四十歲以下教師比已例剩不到三成,年輕老師進不來,「新陳代謝」越來越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四十歲以下教師比已例剩不到三成,年輕老師進不來,「新陳代謝」越來越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四十歲以下教師占比已剩不到三成,「新陳代謝」緩慢。教團分析,少子化讓專任職缺大幅減少,年金改革則進一步讓教師退休意願降低,甚至被迫延退,導致年輕老師更進不來,教育部應正視並提出解方,否則將成台灣國教重大危機。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出現劇烈翻轉,一百學年時(含長期代理教師)有約一半老師年齡在四十歲以下,但最新一一一學年,四十歲以下教師比率已剩不到三成;五十歲以上教師十年來占比則從一成上升到近三成,全國六十歲以上的國小教師超過千人。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說,年金改革延後退休並減少給付導致教師退休意願降低,少子化現象則使專任教師職缺大幅減少,是造成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失衡的主因。

以往教師年滿五十歲、年資達廿五年即可退休,但年改後,教師必須「年資+年齡」達一定基數才能退休,以今年來說,加總要八十才能退,明年還會增加到八十一,一直要到一一六年變成八十五為止,也就是所謂「八五制」;有些教師即使目前達到退休基數,但因退休金變少,退休意願也降低。

中小學教師高齡化 製表/趙宥寧
中小學教師高齡化 製表/趙宥寧

侯俊良說,目前「八五制」還在過渡期,依此趨勢,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還會逐年增高,不積極面對,情況會愈來愈惡化,教育部應正視此一現象,並提出解方。

全中教秘書長許麗吉說,年改讓想退休的老師退不了,缺額出不來,年輕老師就進不來。她認為,世代要與時俱進,就須適度討論教師退休年資是否有改善空間,教育部也可親赴教學現場調查,「有時不能只考慮到退休金」。

有教師說,許多資深的「老」老師退不下來,教學代溝愈來愈深。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也說,曾有校長因校內資深教師不甩教育新政,校內行政多由年輕老師一肩扛,職場衝突屢見不鮮,也曾有年輕家長不喜歡資深教師的傳統觀念,多次陳情希望能有所改善。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說,許多年輕老師其實是一年一聘的代理教師,有些甚至還要扛行政、超鐘點,教育部應適度放寬教師員額,讓年輕教師有機會成為正式教師。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則鼓勵代理教師,在等待正式缺之際可增進自身能力,比如取得本土語中高級認證、英語中高級認證,又或是數位教學認證,未來在拚正式教師甄選時,能更有競爭力。教育部昨則未回應。

小學 教育部

延伸閱讀

「老」老師被迫延退下不來 教團:老中青互補才能長久

40歲以下教師剩不到三成 中小學師資「新陳代謝」惡化

民代勘查中教大無障礙環境 盼明年成為中部特教生考場

教師節前夕表揚熱血教師 潘文忠承諾續推行政減量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台灣文學作品展 5月進駐紐約皇后區圖書館

5月是美國亞太裔傳統月,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皇后區公共圖書館將合辦「台灣書櫃」,精選13部台灣好書的中文及英譯版,在3座...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