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現場內衣照真的外流了 Lisa瘋馬秀遭違規偷拍

長新冠

長新冠患者「器官易損害」 研究曝用這一物可降低長新冠風險

出現長新冠症狀的病患,器官受損風險較高。英國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長新冠的患者,肺部與腦部等重要器官出現異常機率提高3倍。美國另一項追蹤研究則發現,使用恢復期血漿,可降低長新冠風險。肺部最容易...

全球

全球預估有百萬人苦於長新冠 英國研究指和多重器官變化有關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住院治療的病患有1/3於多個月後出現多重器官異常的狀況。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瞭解難以捉摸的長新冠(LongCOVID)症狀。法新社報導,全...

全球

染新冠肺炎康復後腦霧、疲勞揮之不去 英研究:恐與血栓有關

英國BBC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和萊斯特大學針對1837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的病人研究顯示,大腦和肺有血栓,或許能解釋腦霧和疲勞等常見「長新冠」症狀。研究員表示,兩種血液蛋白指向血栓是原因之一。據稱這類...

全球

新冠病毒新發現 國衛院:血栓與「這個蛋白」密切相關

新冠疫情爆發三年多,新冠病毒對人體產生的影響甚深,確診者有時產生嚴重炎症,甚至死亡;其中「血栓炎症」更是死亡主因。國衛院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內的脾臟酪氨酸激酶(Syk)與蛋白CLEC2受體結合域(RB...

元氣網

清冠一號不再公費 中醫師:需求降低3至4成

清冠一號7月1日起不再公費給付,民眾確診後若想要吃清冠一號,只能自費購買。診所中醫師臨床觀察發現,約有3至4成民眾因預算考量,無法選擇清冠一號治療,且多為第一次確診者。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

生活

張文宏:COVID-19很難再突破出Omicron家族

COVID-19病毒不斷變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天表示,COVID-19最近的突破都在Omicron「家族」裡面,「它很難再突破出去了」。據中新網、上觀新聞等中國媒體報導,張...

兩岸

張文宏:新冠病毒難再突破出Omicron家族

中國大陸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3日在上海市科協青年科技論壇上,分享他對新冠病毒的最新看法,他指出,新冠病毒最近的突破都在Omicron「家族」裡面,「...

兩岸

新冠再度逆襲!醫籲放寬公費藥限制讓有需要的人盡早用藥,避免成重症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台灣新冠肺炎正處於第四波疫情,已進入高點。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偉倫臨床發現,在這波疫情當中,病患的病情瞬息萬變,病情可能兩天內急轉直下,需接受插管急救...

元氣網

婦人受新冠後遺症困擾 醫:尚無特效藥可治療

1名50幾歲婦人,平時身體狀況良好,兩個月前罹患新冠肺炎康復後,卻經常有呼吸困難、全身痠痛、焦慮、心悸、失眠症狀。曾就醫都沒有發現特別的異常現象,後來經精神科醫師診斷,她罹患長新冠病毒的後遺症,經藥...

生活

重複染新冠如何應對?陸專家:應第一時間用抗病毒藥物

近日,大陸新冠疫情似乎有反彈之勢,各地「二陽」、「三陽」者不斷出現,且多地醫院爆滿。其中,北京已經連續第五周在新冠病毒感染報告病例數位居第一。大陸專家建議,民眾在感染後第一時間就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治...

兩岸

5種以上健康生活方式 染疫後患長新冠風險降低49%

今年5月起,國內第4波COVID-19本土疫情再起,有些人確診康復後3個月內有長新冠後遺症,美國醫學期刊「JAMA」發布研究指出,平時維持5種以上健康生活方式,染疫後患長新冠風險降低49%;Worl...

生活

全球疫情已過 長新冠仍無解方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與新冠肺炎的戰爭劃下句點?針對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宣布,新冠肺炎不再是「全球衛生緊急事件」,專家認為,世衛是出於經濟考量,才宣布終止聲明,但新冠肺炎仍持續變種,加上長新冠的...

全球

新冠疫情再感染人數增多 專家曝三大風險上升切勿輕忽

新冠進入第四波疫情,再感染確診者也有所增加,死亡、住院風險及長新冠症狀備受關注。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指出,美國利用退伍軍人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再感染者相較首次感染者三大風險明顯上升,第一、死亡風險...

生活

北京染疫數超越流感返第一 陸專家:長新冠是基本事實

近期大陸部分地區於「五一」長假之後再現新冠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疫情周報,今年第17週(4月24至30日)以來,新冠感染連續兩周超越流感,重返大陸法定傳染病病種之首。不少大陸民眾在網上聲稱自己...

兩岸

不是長新冠!確診後久咳、感冒難癒 氣喘4症狀快就醫治療

許多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後,常出現久咳、胸悶等不適,常被誤以為是長新冠,醫師提醒,如果「久咳不癒」、「胸口緊」、「咻咻咳」、「反覆出現感冒症狀」4大症狀,就要小心可能是氣喘,若病識感不足導致延誤就醫,恐...

生活

香港57%新冠康復者有腦霧 少用腦記事恐記憶力衰退

不少新冠康復者都出現「長新冠」情況,有調查指,香港近六成新冠康復者自覺腦霧症狀,如記憶力衰退、專注力不足、話和思考能力變差及情緒困擾等,部分症狀與認知障礙的初期跡象近似,加上近年腦退化及認知障礙有年...

兩岸

香港長新冠患者 42萬人現性功能障礙等症

香港中大醫學院的長新冠研究中推算,香港42萬長新冠患者,受到性功能障礙等困擾,其中以女性為多。所謂長新冠即新冠後遺症,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分別定義為:確診後症狀持...

兩岸

腦霧注意力測試 超過10分應就醫

健保署統計,截至今年3月13日僅8388人因「長新冠」症狀就醫,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推估,台灣至少40萬人有長新冠,最近國際期刊發表「腦霧注意力測試」,民眾可根據這3道題目自我篩檢,若總分超過10分,...

生活

長新冠損失衝擊GDP 公衛專家估算恐達百億元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如以GDP(國內生產毛額)估算台灣感染COVID-19及長新冠的損失,整體損失為新台幣1337億元,其中長新冠約占100億元。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舉行COV...

生活

長新冠帶來百億GDP損失 你腦霧了嗎?這3題可自我篩檢

健保署統計,截至3月13日,僅8388人因長新冠就醫,但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曾推估,台灣至少有40萬人長新冠,今天他更指出,新冠急性感染造成國內生產毛額(GDP)損失約37億元,長新冠帶來的GDP損失...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