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網紅Toyz販售大麻菸彈!「拿感謝狀求緩刑沒用」關4年2月定讞

新竹物流「貨櫃掉落」害死人!肇逃司機找到了 落跑理由曝光

獨/曾是藝人聚餐愛店!老牌麻辣鍋「川巴子」驚傳5月熄燈

新課綱社會領域變革 建中教師:學歷史不能坐井觀天

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莊德仁表示,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解讀課綱的能力,進而運用到教學上,這才會是12年國教成功的關鍵。。本報資料照片/記者余承翰攝影
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莊德仁表示,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解讀課綱的能力,進而運用到教學上,這才會是12年國教成功的關鍵。。本報資料照片/記者余承翰攝影

課綱社會領域的變革,除了高中歷史將中國史改納入東亞史脈絡下討論,也使用「有問號」的開放性課綱,鼓勵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不同面向,選定議題實作。對此,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莊德仁表示,新課綱關於歷史的具體知識沒有寫太多,只有提綱挈領,可以想見教科書編出來一定差異性非常大,因為各家解讀會不同。因此更重要的是,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解讀課綱的能力,進而運用到教學上,這才會是12年國教成功的關鍵。

學歷史不能「坐井觀天」,把自己自隔於世界之外。莊德仁指出,以往學生學的都是歷史事實,所以要記很多內容,而且都是「過去的事」,學生會覺得很無聊,聽故事也只是懷舊。他認為,重點應該是怎麼「面對未來」,歷史要有用,必須照顧現在和未來,因此透過教學,要讓學生轉換成經驗,因應現在和未來的挑戰,這是很重要的教學變革。

莊德仁表示,課綱是所有課程的最低標準,只是一個原則,傳統而言,會讀課綱的應該是寫教科書的人,但這次課綱有個變動是,希望老師自行解讀課綱,教科書變成參考而非主導,這是一個重大的改變。

新北市三民高中歷史教師張文隆表示,這次新課綱,除了略古詳今之外,其實敘述內容差別不大,只是角度轉換,用東亞關係看中國史,而以前是以中國中心看東亞史。以前會先講中國內部的歷史,接著再以中國為中心,談中國和東亞,乃至其他地區的關係,也就是中國中心的東亞互動史。現在全球化與多元化,強調「去中心」的歷史教育。

張文隆說,希望孩子不帶偏見,和不同民族、文化互動,所以國教精神很重要。否則未來的孩子,還是會像我們過去一樣,敵視或歧視其他民族與文化,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張文隆指出,高中老師最大的困難還是在考試引導教學下,升學制度能不能配合新課綱。第一線老師普遍的擔憂,不在有無能力教,而在如何對應考招,「考招沒明確確定,老師只能且戰且走,摸著石頭過河。」

課綱 高中老師

延伸閱讀

教團籲新課綱準備好才上路 別讓學生成白老鼠

國教盟:新課綱若貿然上路 教科書淪拼裝書

新課綱明年上路 學者:應再等一年

台大教授投書/課綱一直拖 教科書品質堪憂

相關新聞

半數學校師資不足 血汗教學磨光教師熱情

108課綱上路周年,《聯合報》針對全台929所國高中、1243位民眾進行民調,有近半數學校反映教學現場師資不足,教師有熱情但負擔沉重,有教務主任哀嘆:「大家現在用熱情做事,熱情用完後,課綱還是被打回原點,教改變成一場災難。」

高中分組選修課增 全中教籲增員額避免教師過勞

108新課綱去年8月實施,全中教今天表示,高中因多元選修、分組課程等,造成教師工作倍增,若不增加人力,可能造成過勞,呼籲...

新課綱翻轉教學 老師就怕學生沒有疑問

12年國教新課綱徹底翻轉教育,特別是加入探究與實作課程,從做中學改變學習態度,也是老師間跨科、跨領域最大挑戰。南一中老師...

升大學考題愈來愈長 教師籲考試時間延長10分鐘

大考中心昨宣布110學年大學學測特殊生的延長考試時間擬再增10分鐘,第一線高中和補教老師表示近年學測、指考考題素養化,國...

【108課綱調查2】破解「學習歷程」迷思 招聯會:真誠才會感人

《聯合報》針對全台929所國高中進行民調,「升學」是現場改革的巨大包袱,高中端對考招制度的擔憂和焦慮,主要來自升學新制「學習歷程檔案」,不確定大學會以何標準參採、學習成果該如何呈現及取材。對此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舉例,教師可以將課堂成果對準「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就是很好的參考方向。

【108課綱周年】簡菲莉:校長是改革過程的「保溫瓶」

曾任宜蘭縣教育處長、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的簡菲莉,是108課剛從研發到實施的重要參與者,從宜蘭縣教育處退休後,積極在各地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