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環球科大最後畢典 創辦人:感謝教育部毀掉環球、我已一無所有

大學難掃抄襲爭議 教團:應公開全文

拯救大學倫理刻不容緩!近日學術學位論文抄襲醜聞連環爆,重創大學聲譽。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理事長吳瑞北12日於記者會提出「論文全文公開」、「建立獨立的學術倫理審查機制」與「定期彙整違反學論事件」等三大訴求。對此,前北商大校長張瑞雄受訪時也認同,除特殊狀況,否則學位論文應一律公開,但現行審查制度已有校外機制了,無須再疊床架屋。

新學生承擔後果

「資訊公開、程序正義」就是維持捍衛學術倫理的方法吳瑞北表示,大學自主仍是目前的趨勢,但大學不該把持於校長一人之手,也不容許派系利益的介入,有待大學教授自主清明,保持公開透明的程序才能保障教育的純潔。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秘書長戴伯芬指出,為了解台灣學生對目前學術倫理的問題發起問卷調查:69%的受訪者認為,當學倫問題爆發時,當事指導教授應在一定期間內停招,且如果學生出現重大學術瑕疵,教授也應該受到懲處。42.5%受訪者認為學術倫理調查應該由獨立調查單位進行,而非單純由校方進行。

政大研究生學會前會長張維倫說,面對學術論文抄襲爭議,教育部祭出不少對策,但卻是讓新進學生承擔後果,強制學生要修習學術倫理課程,但卻不分科系比照辦理相同的內容,未能因科系區別而制宜,淪為形式性的作業。

學位論文全公開

目前守護台灣教育平台、全國私校工會與台灣私立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等教育團體共同聯署提出三大訴求,號召學術人能夠共同站出來捍衛學術倫理的決心,訴求包括:

一、「學位論文資訊公開」,個資法不能成為作奸犯科的溫床,要求學位論文以「電子全文」公開為原則,也能促進學術交流。但如果有涉及商業機密或國家的特殊狀況,延後公開須訂定合理期限,建議至多為5年。

二、「外部審查機制」,學校應建立外部的獨立學論審議機制,並至少能有兩階段的審查程序,不該由大學單獨決定結果,以杜絕大學因為害怕家醜外揚而包庇學倫案,且審查標準應以「創新性」為重,而非以相似性為標準。

三、「定期彙整違反學倫事件」,各大學應將違反學倫事件通報教育部,教育部則需應進行彙整,並定期公告各校違規事件與樣態。

前校長:已有委外制度

對此,張瑞雄認同「公開全文」有助抑制抄襲亂象,但除了涉及商業機密或國家的特殊狀況之外,包括有專利申請等特殊狀況也要予以考慮,否則學位論文應該一律公開,供公眾進行檢視。

針對教育團體呼籲,大學應辦理委外審查,採取兩階段的審查,張瑞雄則指出,本來學倫審查委員會就已經有校外委員了,而且通常委員身份都是保密,委外查辦的效能不大。他進一步指出,本來對校內結果不服本來就可以申訴到教育部,也就算是校外審查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論文抄襲 教育部

延伸閱讀

影/學倫案調查頻惹議 逾4成學生認為應交由獨立調查單位

教育團體籲學界捍衛學術倫理 端正台灣學術之風

大學學測明登場 新北11考場提供「鐵定包中」茶

論文涉侵權案首出庭 林智堅否認抄襲不認罪

相關新聞

台大「林智堅條款」上路 研究生協會指仍有二大疑慮

國立台灣大學日前於教務會議通過相關辦法要求各系建立論文品保機制。研究生協會會長許冠澤表示,學校通過若系所3年內有2件違反...

高苑科大獲資金續命 3私校「環球、明道、大同」將退場

教育部昨召開第十四次私校退場審議會,高苑科大日前獲台鋼捐資二點八億,成為首間解除專輔的學校;環球科大、明道大學、大同技術...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朝陽科大上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2023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共計112國、1591校進榜,全台僅47校上榜,朝陽科技大學...

非台大!泰晤士2023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這校」奪第24名台灣最佳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1日發布2023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比想像中無聊!他後悔嘆「若能重來絕不選會計系」 全場點頭

每個人選擇大學科系時考量的因素都不同,有人渴望鑽研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也有人單純嚮往未來高薪的待遇。一名男網友在網路上發文,好奇詢問大家「如果能重來還會選會計系嗎?」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RUN! Don't Walk! NVIDIA黃仁勳用三個故事勉台大畢業生奔逐夢想

台灣大學今(27)日早上舉行畢業典禮,邀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擔任致詞嘉賓,他在畢業典禮上指...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