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6選台中市長? 江啟臣認了:民意支持就全力以赴

辯只想讓她受傷!東京20多歲女遭大叔持刀刺殺 腹頸大量出血送醫不治

微型商辦夯 專家稱如變形小宅 投資3優勢少了很多限制

影/學倫案調查頻惹議 逾4成學生認為應交由獨立調查單位

民進黨立委范雲(中)偕同守護教育平台、全國私校工會等教育團體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呼籲學界捍衛學術倫理,守護學術信用與價值。記者林伯東/攝影
民進黨立委范雲(中)偕同守護教育平台、全國私校工會等教育團體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呼籲學界捍衛學術倫理,守護學術信用與價值。記者林伯東/攝影

全國私校工會今天和立委范雲辦公室等團體召開「迎新送舊:高教學歷年終大掃除」記者會,呈現學生對學術倫理爭議的看法,教育團體向學士、碩博生等進行調查,高達63%的學生認為政治人物學歷有助選舉,同時也認為學術倫理問題會影響投票給該名候選人的意願,但若校內發生學術倫理案件,相較於學校自設倫理委員會,更多學生則傾向交由「獨立調查單位」調查。

教育團體今公告學生學術倫理意見調查結果報告,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秘書長戴伯芬表示,根據調查內容,共63%學生認為政治人物學歷有助於選舉,但更有高達75%的學生認為若候選人爆發學術倫理爭議,會影響投票給該名候選人的意願。

戴伯芬也指出,對此,也有多達46%的學生認為選舉公報不應該取消候選人學歷欄位;若爆發學術倫理爭議時,則有高達69.8%的學生認為學生本人應負最大責任,另有17.5%的學生認為指導教授該負責。

值得留意的是,戴伯芬指出,高達42.7%的學生認為學術倫理調查應交由獨立調查單位,僅29.1%學生認為應交由學校倫理委員會,透露出相較於學校學倫會,學生更青睞獨立調查單位。至於每當爆發學倫問題,學生多認同公布違規學生、指導教授姓名,並撤銷學位懲戒當事人。

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現行學倫案預防機制薄弱、審議機制缺乏公信力,建議學生學位論文除涉及機密、專利可暫時封存外,其餘應全面公開電子檔;審議機制則建議納入外部獨立單位,以二至三級方式審議,而非由學校學倫會單方面決議;懲戒機制也應再加強,當事人除撤銷學位外也應加強課責指導教授,教育部需檢討預防、審議、懲戒三機制,別讓台灣學術圈蒙塵。

范雲指出,我國教育經費遠低於紐澳、芬蘭等國,當公立大學都要自籌財源,便傾向辦理各項在職專班,又教育部監管不利,便導致學位商品化現象,學術倫理愈來愈不受重視。

范雲說,既然高等教育多是運用國家資源,學位論文、研究成果就應以公開為原則;學術倫理審查機制也有待強化,目前不同大學均以不同程序、態度處理學倫案,易讓外界質疑,學生進入不同大學也可能面對不一樣的權益,建議教育部盡速檢討,擬定全國一制的處理制度,並回應學生意見,如建立獨立學術倫理審查機制。

守護台灣教育平台理事長吳瑞北則說,如同教師升等也須外審,教育部應設法建立獨立的學術倫理審查機制,並以論文創新性為審查要點,且大學若發生學倫案均須呈報教育部,由教育部彙整並公告違規樣態。

教育部

延伸閱讀

年輕人學貸壓力大 綠委:政府代繳一年

教育團體籲學界捍衛學術倫理 端正台灣學術之風

謝曉星性騷女部屬遭拔官 范雲喊修法:受害者不要害怕

IPAC通過決議邀請台灣加入 范雲、張其祿出任共同主席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