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一戰的意外收穫 衛生棉、手術袍、血庫皆誕生於此

Kotex衛生棉的問世,改變女性的命運,讓女性掌握更多自主權。(圖/金百利克拉克)
Kotex衛生棉的問世,改變女性的命運,讓女性掌握更多自主權。(圖/金百利克拉克)

本報訊

明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滿120年。這場戰爭,造成數千萬人死傷、鉅額經濟損失,歷史課本上的一戰,多是戰後美國取代歐洲霸權、俄羅斯走向共產、女性地位抬頭等。但課本較少提的是,多項造福人類甚至改變女性命運的發明,都是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包括衛生棉、手術袍和血庫。

●金百利 研發劃時代衛生棉

在一戰開打前,美國一家以造紙起家的「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想要找出比棉花吸水力強的材料,主管為此走訪歐洲各地,後來找到一種創新材質纖維,他們把它帶回美國註冊商標,將之名為「纖維棉」(Cellucotton)。之後美國在1917年加入一戰,金百利也用纖維棉製造外科手術用的繃帶。

沒想到這種吸收力超強的繃帶,讓紅十字會的護士發現可以用來吸收月經經血,這種意外的用法,讓金百利所推出的纖維棉繃帶大受歡迎。可是到了1918年大戰結束,不再有大量傷兵,金百利的生意也大受影響。

於是金百利克拉克將剩餘的紗布繃帶買回,經過不斷研究、實驗和市場調查後,發明衛生棉,這項產品就叫「靠得住」(Kotex,名稱是結合cotton texture而來),這項現代女性都很熟悉的商品是在停戰後兩年,也就是1920年的10月開始出售,而且當時都還是手工製造。Kotex衛生棉的問世,自此改變女性的命運,也讓女性不受經期限制,勇敢逐夢。

Kotex衛生棉的問世,改變女性的命運,讓女性掌握更多自主權。(圖/金百利克拉克)
Kotex衛生棉的問世,改變女性的命運,讓女性掌握更多自主權。(圖/金百利克拉克)

●區分其他衣物 手術用品改藍色

另外,法國外科醫生赫內.雷爾斯(René Leriche)在一戰時自願到前線當隨軍醫師,但戰場環境惡劣,塵土飛揚,那時尚未發現抗生素,開刀最怕細菌感染,雷爾斯將手術用的袍子、帽子、口罩、床單全改成藍色,和其他衣物區分,避免細菌沾染平時穿的衣物。這個方式後來廣為流傳,並沿用至今。

●血液加抗凝劑 低溫儲存變血庫

早在一戰前,人類就有輸血、血型配對的知識。但因為血液會凝固,當時捐贈者抽血後,要馬上輸給受贈者。但戰場上無法這麼做,許多士兵也因失血過多喪命。美國軍醫奧斯沃.羅伯森(Oswald Robertson)嘗試在捐贈的血液中加入檸檬酸鈉等抗凝劑,用冰儲存帶到戰場,成為史上第一個血庫。

好讀周報 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 衛生棉

延伸閱讀

MLB/大谷翔平連3年獲天使MVP 手術後首度公開現身

《A.I.創世者》首映後佳評如潮 視覺特效和氛圍讓人身歷其境

正妹老婆「失蹤」夫FB發文求救 警方調查發現根本他殺的

相關新聞

宋怡慧/驚蟄春雷響!一窺古人被貶的暗黑心境 「聞雷」迎生命覺醒時刻

在老祖宗的智慧中,驚蟄的雷聲被視為上天賜予的祥瑞。有句意味深長的諺語:「驚蟄聞雷,米似泥」

日本童書作家村上詩子:書的世界讓我看到光 知道人生不會一直處於低谷

第一次見到村上詩子,可能會被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但原來,小時候的她有一段慘澹的經歷,過得很坎坷,到了成年離開家後,才開始練習怎麼笑。現在的她,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她說:「我童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我現在只想開心地過每一天。」

作家Choyce:我想為孩子創造、守護年味 無論住在哪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從小在台南土生土長,長大後當了恆春媳婦,如今陪著一雙兒女赴美求學、落腳加州,Choyce說,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過年,「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年味。

宋怡慧/小寒已至…冷氣團讓你濕冷難耐? 看古人寒冬中綻放傲骨神采

在二十四節氣的更迭中,小寒猶如一位無聲的離人騷客,為嚴冬譜寫著最動人的篇章。天地間寒意漸次濃烈...

閱讀數學/小學課本常見字排行榜(上)

在學校各個科目中,除了數學,國語也非常重要。中低年級時要多認識生字,才能閱讀、推開知識的大門。

用戶外昆蟲課讓孩子放下3C,勇於自我突破;蚊子老師廖姿雯:「我也在過自己想要的童年!」

從事昆蟲教學引導10餘年的「蚊子老師」廖姿雯說:「其實大自然很好玩,現在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在大自然裡面玩,我會試著推他們一把,幫孩子打開思路之後,甚至有很多遊戲是他們教我玩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