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曾國城「被挺黃子佼」慘丟節目代言損失金額曝光 痛問:誰能還我清白?

黃子佼態度放軟!首次公開鞠躬9秒 僅承認部分兒少性剝削犯行

書寫全靠AI?高中師實測ChatGPT驚豔 學生養成「核心價值」不怕被淘汰

ChatGPT示意圖。圖/路透
ChatGPT示意圖。圖/路透

ChatGPT掀起AI熱潮,很多人擔心文字或藝術創作者會在AI革命後被淘汰,而這波AI浪潮帶給創作者的,是前進的方向,抑或是書寫將被機器人取代的殘酷真相?

有些人取笑ChatGPT產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使用,也有人悲觀地認為,書寫者即將被讀寫機器人取代。AI與創作之間的關係眾說紛紜,我們不應盲目地追隨意見領袖的看法,因為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也不該極端地護守過往的慣性思維,反而要常常問問自己:「到底要怎麼做,我們寫出來的作品才能不被AI取代?」

以我使用ChatGPT的經驗,初始,很驚豔它的讀寫優勢:作品產出的速度極快,效率令人咋舌,這讓需要慢慢醞釀靈感的我望塵莫及。同時,它嚴謹的寫作邏輯,讓文章段落架構清晰分明,並且善用句子的「邏輯詞」,保持文句簡潔的流暢性,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地理解其訴求的理念。

加上它善於進行歸納分類,設定寫作風格、敘說語氣和修辭技巧,指令可以根據提問者隨時調整變動。你若能下達精準的概念與關鍵詞,它會做出正、反論點的比較,具體、抽象事例的對比,同質觀念的層層類比。

ChatGPT扮演的角色比較像「友善的代筆者」,當你給出文本類型(如:散文、新詩、小說、傳記、報導、讀書報告、主題專案、計畫等等),ChatGPT都可以快速地幫助你完成「基本款」的成品。我進一步發現:它也善長扮演「腦力激盪者」,可以立即援引相關資訊、資料,讓你能快速掌握某些統計數據,做出概括性的判讀、理解。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心灰了,我還要繼續創作下去嗎?新聞書寫、專業文件、故事創作是不是都交給AI機器人去處理就好?未來,寫作者是不是會變成一個可能消失的工作?

在課堂AI書寫的實驗式操作,我會讓學生針對寫作主題,進行提問的準備。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每個小組設計一個個聚焦的關鍵詞禁行提問,將有效促使ChatGPT寫出精準有料的文章。再從ChatGPT輸出的文章,進行紅點大賞的票選,選出一篇班級給分最高的範文,再進行小組改寫活動。

例如:這篇文章的每段段旨是否有扣準題旨?寫作的邏輯是拉準立意的核心?內容所援引的例證是否真實可信?全篇論述是否具備正、反例證,並進行主要論點的有效說服?同時,各小組是否可以類舉自身經驗,進行事證的替換,強化觀點的論辯性與新鮮感,抑或是生活情感的連結,產生書寫的共情與共感。

讓ChatGPT完成的文章,在學生進行解構、重構之後,加以結合時事或是自然五感的事例,讓文章的完成度更事半功倍,也讓學生不再畏懼寫作的「從無到有」的歷程,有了ChatGPT這位神隊友,他們可以慢慢累積寫作的素材,精進自己的寫作技巧,讓寫作的門檻降低,同時,也讓書寫變成他的日常。

但,AI時代創作者存在的價值,在於「專業思維」的累積,藉由生活的親身體驗,讓創意不斷的在作品與讀者迸發出共鳴,跟隨他/她的年紀漸長,隨著時代潮流,持續寫出新穎的題材,並非只是某些素材、事件、概念的拼湊,抑或是書寫風格的複製而已。

當我們越來越依賴AI與懶人包,雖然知識的理解變得既輕鬆又簡單易懂,但這是否也意味著:我們逐漸失去全盤理解知識全貌的可能,甚至,更容易落入一個「集體錯覺」的陷阱,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

從過去改變人類命運的智者身上,我們可以歸納出他們的人格特質多為在深思熟慮之後,大膽提出迥異於他人的看法,引導人類走上全新的躍進道路,蘇格拉底是,哥白尼、伽利略也是。即便當時他們引起反對者激烈的爭議,歷史卻證明他們的選擇和帶給後世的價值,彌足珍貴。

這或許是人類絕不會被機器人取代的重要原因,我們捍衛的是世間的真理,是勇於承擔異見的勇氣,是寧願失敗也不願屈服的人生價值。

AI來了,我們處於創作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創作者憑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和智慧,有機會為下一代留下我們這代人「心嚮往之」的書寫態度和社會觀察,讓讀者為之廢寢忘食又愛不釋手。

ChatGPT 宋怡慧

相關新聞

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家庭主婦不可怕 怕的是忘記「妳」是誰

知名家常料理食譜作家「林姓主婦」曾為陪伴孩子成長,從職場轉戰全職媽媽。歷經10年的身心靈磨練、前空巢期,和中年危機,在找回自己的路上,她從徬徨到自信,勇敢跨出舒適圈。

IG網紅瑪姬老師:即便做自己 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成為母親之後,辛苦照料家人,但,你照顧自己了嗎? 今年56歲、在Instagram上擁有逾32萬粉絲的「瑪姬老師」,年輕時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當家庭主婦。她用行動證明,即便做自己,也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媽媽。

宋怡慧/驚蟄春雷響!一窺古人被貶的暗黑心境 「聞雷」迎生命覺醒時刻

在老祖宗的智慧中,驚蟄的雷聲被視為上天賜予的祥瑞。有句意味深長的諺語:「驚蟄聞雷,米似泥」

日本童書作家村上詩子:書的世界讓我看到光 知道人生不會一直處於低谷

第一次見到村上詩子,可能會被她爽朗的笑容吸引,但原來,小時候的她有一段慘澹的經歷,過得很坎坷,到了成年離開家後,才開始練習怎麼笑。現在的她,臉上總是堆滿笑容,她說:「我童年的時候已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不幸,所以我現在只想開心地過每一天。」

作家Choyce:我想為孩子創造、守護年味 無論住在哪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從小在台南土生土長,長大後當了恆春媳婦,如今陪著一雙兒女赴美求學、落腳加州,Choyce說,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過年,「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年味。

宋怡慧/小寒已至…冷氣團讓你濕冷難耐? 看古人寒冬中綻放傲骨神采

在二十四節氣的更迭中,小寒猶如一位無聲的離人騷客,為嚴冬譜寫著最動人的篇章。天地間寒意漸次濃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