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不意外!湖人炒掉主帥漢姆 傳教練團隊全體下課

影/西濱林口恐怖車禍!老翁開車「鬼切」 重機騎士彈飛手腳骨折

北市吳興街婦人命案!警方鎖定通緝犯同居人涉案

圖表看時事/去年新生兒數創光復後最低 一圖看出生人口趨勢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二○二二年新生兒僅十三萬八千多人,為台灣光復後最低的一年,專家呼籲,政府應加強「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能有效催生。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二○二二年新生兒僅十三萬八千多人,為台灣光復後最低的一年,專家呼籲,政府應加強「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能有效催生。記者林伯東/攝影

在新冠疫情、農曆虎年的雙重夾擊之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二○二二年出生人數將跌破十四萬大關,僅約十三萬八千多人,為台灣光復後最低的一年。婦女新知基金會表示,單純發放津貼,難以催生,政府應該做好「友善職場」和「公共托育」,才能讓人敢生、願意生。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黃閔照表示,上一次虎年(二○一○年)出生人數銳減,僅十六萬多人,但隔年又回到十九萬多,二○二二年同為虎年,確實影響部分夫妻懷孕生子意願,出生人數較少,已在意料中。

疫情影響結婚對數

再者,台灣婚生子女比率超過九成五,但近兩年多來,受到疫情影響,結婚對數減少,光是去年就少一萬多對新人,讓少子化問題更為嚴重;疫情期間,異國婚姻仲介幾乎停擺,新住民配偶人數大減,這也是去年出生人口創歷史新低的原因之一。

黃閔照指出,去年十一月底累積新生兒人數為十二萬六千多人,預估十二月誕生一萬二千名寶寶,一整年度新生兒應該只有十三萬八千多人。今年為兔年,希望出生數能夠反彈,從谷底略微回升。

出生人口溜滑梯 圖/聯合報提供
出生人口溜滑梯 圖/聯合報提供

台出生率全球倒數

不管是世界衛生組織相關統計,或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調查,台灣出生率之低,已在世界各國敬陪末座,甚至最後一名。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黄建霈表示,晚婚(女性平均卅二歲結婚)、不願生育已成為台灣社會現象,也讓出生率成為難堪的倒數幾名。

黄建霈觀察,就算家長催生,或是政府提供育兒補助,也難以提高夫妻生育意願。此外,政府投入於友善生育環境的GDP比例偏低,前年僅一千六百多億用於生育、家庭與小孩,僅占當年GDP千分之六,「出生率全球墊底,只是必然的結果。」

催生不要畫錯重點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在全球已開發國家的催生政策中,「發津貼」為公認的無效政策,但行政院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八百億經費中,就有四百億用於「發津貼」,完全畫錯重點,用來改善友善生育職場的經費少得可憐,僅萬分之五,以致職場環境仍對女性生育極不友善,缺乏彈性。

圖表看時事 生育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