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4月就業數據弱!美股3大指數齊揚 台積電ADR強漲逾3%

好讀周報/古書也要看醫生 台灣圖書醫院還原、修復殘籍

修理古書需要高度耐心和細心。記者郭錦萍/攝影
修理古書需要高度耐心和細心。記者郭錦萍/攝影

文/記者郭錦萍

堅固的房子住久了,難免需要找師傅做大小整修,相比脆弱的古書籍,想來更需要專業人士的維修。在台灣有能力維修古書的單位不多,其中之一是設於國立台灣圖書館的「台灣圖書醫院」。

國立台灣圖書館的前身是創立於1915年的台灣總督府圖書館,在之後的100多年間,圖書館歷經政權、行政隸屬改變,也搬了家,館中眾多從日治時代就入館的書籍、檔案、資料等,不少成了泡過水、蟲蛀、酸化等各式挑戰的百歲古物,這些遭遇讓古書變得殘破、易碎,於是館內開始有專人負責圖書修補。

●酸化和蟲害 兩大殺手

國台圖參考特藏組組員徐美文指出,他們最常看到的問題是酸化紙質和蟲害。前者是因近代造紙使用的材料生產的「酸性紙張」會隨時間逐漸酸化、變黃、碎劣,難以長久保存,後者多是保存環境不理想造成,所幸這兩種狀況有大量除酸系統和冷凍除蟲設備幫忙改善。

●要復原古書 諸多工序

但機器能幫的忙只是防止「病情」再惡化,要讓古書「復原」,還有諸多工序。先說紙質,徐美文表示,首要是找到接近原書的材質,有些比蟬翼還薄,則是為強化書頁,而且貼上後原本的字、圖仍清晰可見, 所以館內常用的就有典具帖、楮皮紙、雁皮紙、竹紙、磁青紙、麻紙、鳯髓宣、道符紙(福隆棉紙)等。

國內有能力整修舊典古藉的單位有好幾個,且多因藏品性質各有所長,例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最擅長的就是古書畫,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的專長當然是修復各式檔案, 中研院也有部分維修能力,國台圖圖書醫院自然也是以本身的館藏書籍主要診療對象。

因應古籍的材質各異,圖書醫院備有數十種紙張,有的比蟬翼更薄。記者郭錦萍/攝影
因應古籍的材質各異,圖書醫院備有數十種紙張,有的比蟬翼更薄。記者郭錦萍/攝影

●修書之前 要搞清來歷

徐美文指出,雖說圖書醫院原本的工作設定是以自家書籍為目標,但也因修書專長,偶爾還是會有外來的「病患」求診。例如她手上就有一本正在搶救的古蘭經,要搞清楚這本書的來龍去脈,還真要有點柯南的本事。

乍看之下,這本書的外觀,可看到被燒過、燻黑的痕跡,封面皮頁有個大且深的洞,書頁部分可能泡過水變得皺皺的。徐美文解釋,國位某位宗教上師對回教經典很有研究興趣,一位台商知道此事後,因緣際會在伊拉克買下這本從戰火搶救下來經書,再輾轉送到台灣。

「你猜封面那個大洞是做什麼用的?」看我們毫無頭緒,徐美文解答:「那原本是鑲了寶石的。」「哇,那寶石豈不比乒乓球還大!」我們不禁驚呼。她表示,這本古蘭經約有500多年歷史,當時只有權貴才識字,書籍更是珍貴,再鑲上寶石,就知道原本的本人重視程度;從書內類似批註的符號,也可看出這本書曾被經常閱讀,「一本書能說的故事,遠遠不只它原本的內容」。

這是一本古老古蘭經的封面,當中的洞曾鑲上寶石。記者郭錦萍/攝影
這是一本古老古蘭經的封面,當中的洞曾鑲上寶石。記者郭錦萍/攝影

國立台灣圖書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 好讀周報

延伸閱讀

桃園圖書總管押日期完工?新聞處長批政治口水

鼓勵跨海就讀澎科大 澎縣府112年起每人每年補助1萬

嘉市圖書館數位化全面提升 市民享用智慧化服務

傳奇設計師Paloma Picasso攜手Tiffany 經典珠寶新風貌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