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培歐與政大團隊吃早餐1小時交流 互邀台美教育合作

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右)訪台。記者胡經周/攝影
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右)訪台。記者胡經周/攝影

美國總統拜登特使團旋風訪台,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接力抵台。龐培歐今天一早與陸委會前副主委劉德勳、政大校長郭明政、政大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連弘宜,以及政大國際合作事務處處長林美香等人舉行早餐會,會中整整一小時大談教育話題,盼加強台美教育合作,也讓郭明政形容「今天是一個為了台灣下一代的早餐會」;龐培歐也表態,美國政府未來一定要提供更多的獎學金給美國青年留學台灣。

談起如何促成這場早餐會,郭明政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龐培歐來台是一趟「民間之旅」,而政大在美國有非常多校友,且縱橫美國政治、經濟等單位,龐培歐希望這趟台灣之旅,也能認識一下台灣的學術單位以及產業單位,在校友牽線下,促成彼此認識。

一早8點30分的餐會,大夥一路用餐到9點30分才結束。郭明政說,龐培歐是一位基督徒,今年恰巧是馬偕博士來台宣教150年,馬偕的傳教模式深刻影響台灣,這也成為早餐會的開場白;接著,他說,龐培歐是義大利後裔,郭明政求學階段時也曾在義大利待上整整一個月,彼此親切的回顧這些歷史片段,也替早餐會的親切感加分。

郭明政分享,政大學生非常國際化,且教職員中有45%的高比例是美國博士。而在40年前,有非常多美國青年來台學中文,好比政大客座教授司徒文,龐培歐聽到這個故事非常高興,彼此也希望這些美好的過去,能繼續流傳。

反觀台灣,早期台灣一年有6000人去美國讀書,回國後專精在理工領域、半導體產業,也成為台灣政治改革的重要角色。不過近幾年美國來台讀書的人數卻少於日本、東南亞等國家,郭明政轉述,雙方都希望這段「往日情歌要繼續流唱,不要中斷」。

龐培歐也在會中具體回應表示,他認為美國政府未來一定要提供更多的獎學金給美國青年留學台灣。

郭明政也以政大為例,希望邀請美國學生一起參與亞洲研究計畫、南島計畫。除此之外,政大正在推動國際金融學院、全球傳播計畫,他邀請優秀的美國青年來台學習。網路無國界,藉由網路可以讓教育交流有更多合作。

郭明政也說,台灣之所以能成功,還能「防疫有成」,都必須歸功於「教育」。會中也從台灣「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角度,談到台灣是自由的社會。龐培歐也分享,白宮附近有幾十所教堂,且不同教派,雙邊都用宗教自由來凸顯彼此身處的自由社會。

美國 郭明政 龐培歐

延伸閱讀

龐培歐說美為台出兵需仔細考量 邱國正:不要依賴外援

龐培歐訪台有商業考量? 蘇貞昌:龐很支持台灣

獨/龐培歐訪台非為保台?駐美代表處電報指向商業考量

賴清德宴請龐培歐準備鳳梨乾 席間聊到習近平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