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共解放軍演首日!台股老神在在…再創2項新高紀錄

他問「為何台中人不怕持刀殺人犯」 網憶鄭捷案:能跑去哪?

財庫豐盈!這些名字天生註定富有 你上榜了嗎?

向「反抗的哲學家」致敬 客委會出版《李喬全集》

客家文學家李喬(左一)著作合輯「李喬全集」在各方耗時三年努力下,終於出版,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左二起)、蔡英文總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臺文館館長林巾力一同出席發表儀式。記者曾原信/攝影
客家文學家李喬(左一)著作合輯「李喬全集」在各方耗時三年努力下,終於出版,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左二起)、蔡英文總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臺文館館長林巾力一同出席發表儀式。記者曾原信/攝影

編纂工作歷經三年多、由客委會支持出版的客家文學鉅作「李喬全集」今於台北賓館舉行發表茶會。李喬致詞時表示,自己創作的核心理想為「反抗就是愛」,並呼籲文學不該從平面媒體示微,報紙尤其重要。蔡英文總統則感謝李喬將青春都奉獻給台灣文學,讓世界上更多讀者看見台灣人民對土地、平等自由的追尋,而李喬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其公共知識分子的精神令人敬佩。

蔡總統致詞時表示,李喬將青春都奉獻給台灣文學,不但打造台灣人的原型,深化以台灣為主體的文本,也持續和不同時代對話,引領讀者從土地的角度思考人生課題。

蔡總統說,大家所熟知的「寒夜三部曲」、「埋冤.一九四七埋冤」,李喬老師都在書寫過程中召喚了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記憶,其作品也翻譯成英文、日文、西班牙語等,讓世界更多讀者看到台灣人對土地、對平等、自由的追尋。過去這幾年,客委會除啟動客家文學的翻譯跟海外推廣計畫,也出版多位客籍文學家的經典作品、閱讀活動,接下來還會與影視產業合作,期待在國際串流平台上看到更多客家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讓世界看到台灣客家文化的多元樣貌。

蔡總統表示,李喬老師曾經說,他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這是他身為公共知識分子最令人敬佩的精神。而對她來講,在民進黨最困難的時候,李喬老師都站在我們旁邊,她記得2008年擔任民進黨主席以來,每次重要時刻都看到李喬老師坐在台下、給予鼓勵,所以她除了感謝李喬老師對台灣文學的貢獻,更重要的是,感謝他對台灣民主自由發展的貢獻。

蘇貞昌則細數過往與李喬的情誼。從兩人不相識,但他看了寒夜三部曲後深受感動,買了書籍送給親友,李喬還曾自費跑到屏東為他站台,爾後他也多次到李喬府上拜訪,他卸下公職後,去年還曾收到李喬的問候信件。

筆耕近七十載的李喬今致詞時強調,在網路時代,報紙、雜誌刊物、文學作品逐漸式微,但語言文字所形成的結構無法透過網路媒介傳達,因此不能放棄平面媒體,特別最重要的是報紙,他有許多早期的短篇小說就是刊登在報紙副刊上,希望台灣能把報紙留下。

客委會說,李喬作品精彩深刻,他自許「反抗就是愛」,在作品中傳達對家鄉、親族和社會的情感,也傳達對社會問題與苦難的反抗之愛。客委會推動「李喬全集」編纂工作,花費三年多時間努力投入,終於完成全集6卷、45冊,包括〈小說卷〉、〈評論卷〉、〈詩.戲劇卷〉、〈散文卷〉、〈雜文卷〉、〈文獻資料卷〉,希望透過「李喬全集」的出版,讓各界能更完整地了解這位重要文學家的貢獻。

台灣人 客委會 客家文化

延伸閱讀

客家文化重要文學家 李喬全集出版

新北三芝客家族群多議員批活動越來越少 客家局喊冤

柯文哲:蔡總統明講NCC人事「我要提名」 一開始我就擋掉

竹市香山風雨球場5月開工 客委會挹注促多元交流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力推雙語政策 過半學生:拔尖不扶弱

總統賴清德過去從地方到中央都力推雙語政策,學生團體EdYouth今日發布最新108課綱觀察報告,當中針對雙語政策的調查發...

文化幣不是灑幣 文化部長李遠:台灣教育總把小孩當小孩

文化部長李遠昨天受訪時表示上任首要任務,是將下修文化幣領取年齡到13歲。他今天赴立院進行首次業務報告,立委洪孟楷質疑這是...

文化部長李遠赴立院提施政:文化部不該扮演指導者

「文化無所不在,生活的文化才是文化,文化部不該扮演指導者的角色,而是提供服務與協助。」文化部長李遠今天赴立院教委會進行首...

用文化幣挺花蓮!文化部推專屬加碼1200點 6月8日上路

因應0403花蓮地震災情,行政院提出「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辦理各項重建復原及紓困振興工作,為協助產業振興,文化部今...

賴清德就職主動提陸生來台 大學主管:短時間內困難

總統賴清德今日在就職典禮上,主動提及盼中國大陸開放學位生來台,教育界人士對此也抱持期待。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陸方有...

校長洩露性平案個資僅申誡1支 桃園教育局被監委糾正

桃園市中壢某國小張姓校長為澄清自己處理學生性平事件未吃案,去年11月在教師周會公開說明案情,害該生身分曝光遭鄰居非議及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