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員林有應媽祠3年3次車禍影音曝光 貨車司機衝撞1死2傷

不再堅持只吃肉!為何全肉食醫師和生酮飲食教父皆開始吃碳水化合物? 

台日幼教理念差異大日本這觀念讓 1師顧30童沒問題

獨/教育部博士獎學金方案拍板 首年1200名、月領4萬

教育部和國科會方案均為每月可領四萬元。圖/讀者提供
教育部和國科會方案均為每月可領四萬元。圖/讀者提供

台灣高教面臨人才短缺危機,教育部規劃博士生獎學金補助計畫,於去年提出最高月領7萬元方案,但最終未獲落實。本報掌握,教育部已定案「結合職涯發展與甄別機制的博士生獎學金」,計畫自113學年上路,首年補助1200名博士生,每月可獲4萬元,其中由教育部補助2萬,學校和企業再拿2萬。

中研院長廖俊智去年於立法院指出,國內高教正面臨讀博士誘因低、科研人才所得低、退休所得低「三低」困境,為此,教育部、國科會近期陸續推出博士獎學金計畫,教育部計畫幾經波折後日前再召開說明會,定調額度為每月4萬元,但學校可再訂定規範爭取教育部加碼。

計畫採3+2推動,第一期為113至115學年,第二期則為116到117學年,每年新增補助1200名,名額逐年遞增,至115學年開始則維持每年3600名,又學校須於計劃執行滿二年和四年時提出成果檢核報告。補助對象為本國籍博一至博三生,本月起向大學徵件,預計七月公告每校名額。

台大表示,除重點科技學院無法參加獎學金計畫外,目前開放所有院系所提出申請。但獎學金計畫採半額補助,因此學校要自籌或尋求企業出資,要取得較多名額需產業支持,又過去沒有如此大規模邀請業界協助獎學金的經驗,目前正在邀請相關企業中,然而如人社領域學院不易尋求外部支持,學校也將研擬提供較優渥的補助。

台大也指出,113學年開始補助1200名博士,教育部還沒說明各校可分得的名額,因此學校先不設限院系所申請名額,由各院系所考量自身量能和外部資源提出申請,由學校彙整提教育部。另外,教育部也要求獎學金設有淘汰機制,學校將設定基本門檻,學院可在門檻上另訂符合學院性質的機制。

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昇表示,教育部希望該方案可促成更多人才投入博士,但也不希望再產出流浪博士,因此會將博士註冊率、就業率等列入績效檢核指標。學校大致規劃與產業界共同培育博士人才,畢業後可進入產業界成為研發主力,但實則很難完全保證就業,人社領域又再難一些,「確實是個難題。」

清大教務長巫勇賢則指出,教育部跟國科會獎學金方案不得重複請領,學校研擬先扣減獲核定的國科會名額,再開放各院系所爭取。會基於產學合作對象向企業爭取獎學金補助,教育部先前也鼓勵人社領域學院盡量努力,若真的無法找到合適的外部支持,學校便會來承擔。

為鼓勵學生投入博士,國科會、教育部、中研院今年個別提出博士生獎學金方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鼓勵學生投入博士,國科會、教育部、中研院今年個別提出博士生獎學金方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科會 教育部 機制

延伸閱讀

大學博覽會登場 私校祭360萬獎學金、大一免學費搶才

不要默許虐待特教幼兒 綠委籲教育部勿個案化

申請入學備審指引出爐!台大多科系給限制 學習歷程自述別寫太長

教育部補助17所大學法律系 赴社區、偏鄉推廣法治教育

相關新聞

憂公幼混齡教學 有家長轉私幼

台灣面臨少子化,不少公幼靠混齡上課突破12人成班門檻,台中有9成、彰化7成公幼都是混齡班。公幼教師說,混齡教學不易,有些...

台灣文學作品展 5月進駐紐約皇后區圖書館

5月是美國亞太裔傳統月,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皇后區公共圖書館將合辦「台灣書櫃」,精選13部台灣好書的中文及英譯版,在3座...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