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台成交清蟬聯霸榜 這所中字輩殺進前五強
2016年以來《遠見雜誌》率全台之先,發布第一份「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目前已經正式步入第八年,在2023年的榜單中,台灣大學位居綜合大學、一般大學和公立大學三榜冠軍,台灣師範大學為人文科類大學的第一名、中國醫藥大學為醫科大學榜龍頭,台灣科技大學則是技專院校的榜首。
今年全球解封,意謂著大一新生的就學選項不再局限於台灣,亦即各大學被迫重返國際市場,再加上去年剛送走龍年出生的畢業生,這是台灣年度出生人數達30萬(30.5萬)的最後一批,而今年即將入學的狗年入學生,當年出生人數只剩20.5萬,足足少了10萬,等於生源折損了1/3。
因此,今年國內外各機構的大學排名,不但檢驗著各校辦學績效,也是檢視學校能否永續經營的「體檢表」。
攤開本屆榜單,台灣大學位居綜合大學、一般大學和公立大學三榜的冠軍,台灣師範大學為人文科類大學的第一名、中國醫藥大學為醫科大學榜龍頭,台灣科技大學是技專院校的榜首。
其中最受矚目的一般大學榜,除了第一名的台大外,二至五名分別是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山大學,意謂著中山已進入頂大行列。
《遠見雜誌》自2016年率全台之先,發布第一份,亦是唯一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正式步入第八年,八年來排行榜的名次變化,由於這份調查極具指標,《遠見》每年諮詢各校意見,同時並與世界最大學術資料庫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引用其Scopus資料庫,以及SciVal研究分析來優化指標。
今年,除了維持既有的「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以及「財務體質」六大構面外,為了讓評選視角更加廣泛,以貼近價值多元的社會,更將44項細指標增至48項。
同時,有鑑於學校體質,常因為公私立、體制、學門主軸、區域而有先天上的差異,為讓評比軸線更加公平合理,自2018年起,《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即以「綜合大學」「人文社科大學」「醫科大學」「公立大學」「私立大學」「一般大學」「技職大學」分榜揭露。
而解構2023《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發覺,在一番番的淘汰賽中,出類拔萃的,不再是人有我有的「同質化」,而是人無我有的「異質化」,也就是「愈特色、愈出色」!
特色1〉營運要永續
五年14所學校退場,穩住生源方能發揮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要拿到《遠見》評選入門票的,必須是學生人數3000人、助理教授級以上超過150人的學校,這被視為學校永續營運的最低門檻。因此,在未揭開排行榜前,光從入圍學校數的變化,即可看出高教環境的端倪。
其中,在生源減少之下,入圍的學校可謂年年減少。相比於2018年分榜首年的狀況,入圍校數則由當年的101所降至今年的87所,五年淘汰14所,足以窺見高教市場的嚴峻。
而這其中,有12所私校消失,遠高於公立的兩所,技職更有17所退場,反倒是一般大學還逆勢多了三所,足以見得,經費及各項資源相對弱勢的私校和技專院校,難以與公立及一般大學匹敵。
若以學門視角來看,綜合類大學有12所遭淘汰,相較而言,人文社科及醫科都僅有一所大學退場,足以證明「特色為王道」,而什麼科系都有的綜合大學,反而失了特色及競爭力。
另外,先前政府為讓教育資源達到區域均衡,刻意在非北部地區廣設大學。無奈,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今年北中南東四大區域各有39、20、24及4所學校入圍,但五年來,退場數則各為4、4、5、1所,依此比例來看,北部大學仍占有絕對優勢,區域失衡的台灣高教,恐持續惡化。
所幸,以平均排名來看,五年來,北中南東各進步了8、10、3、6名,占居第41、42、51、40名,中台灣的學校明顯崛起,值得關注。
特色2〉政府來加持
獲准成立半導體學院、後醫系,打通任督二脈
一般大學榜中,台成交清持續霸榜前四名,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原以為強強合併的陽明與交大,繼去年超越清大成為第三名後,今年可望再下一城,超成(大)趕台(大)的,孰料成大在「社會影響力」和「教學表現」等構面持續精進,得以守穩第二名。
今年的第五名中山,因取得半導體學院及後醫系資格,實力大增,前進一名。適巧,全台五所設立半導體學院正為本榜的前五名。
同樣受惠後醫系加持的,還包括獲准設立學士後醫學系的高雄醫學大學,以及得設學士後中醫系中國醫藥大學、慈濟大學。其中,中醫大在一般大學榜中較去年進步一名,成為第六名,同時占穩私立大學榜和醫科榜的第一名。高醫大也在一般大學榜中,從第14名進步到第12名,更占穩私校榜的第四名及醫科榜的第三名。慈濟則從私校榜的第15名前進至第14名,一般大學榜亦進步一名,成為第25名,醫科榜則站穩第四名。
顯見政府資源的澆灌,仍是大學競爭力的保證書。
特色3〉科技接地氣
師培體系抓準人才需求,強化競爭體質
由於全台大缺工,彰顯出人才培育的重要,許多「師培體系」的學校,將校內的教育底蘊轉化為人資能量,符合大環境所需,而大放異彩。
其中,師培龍頭台灣師範大學在人文社科榜單長年獨占鰲頭,在公立及一般大學榜中,亦各前進一名,成為第六及第八名。至於非師培體系中,全台最早設立教育學院的中正大學有著與傳統師大截然不同的各式教育科系,極具特色,其在一般大學榜與人文社科榜中,各前進了三名及一名,分占18名和第三名。而台中教育大學,則在公立大學榜中,從第28名前進五名成為第23名,拿下公立學校中的最佳進步獎。在人文社科榜中,也進步四名,站上第14名。
另外,高雄師範大學則也在人文社科榜中,前進五名,為公立學校進步最多的,擠進前20大,居第18名。而在公立榜中,也正式躋身前30強。
特色4〉高齡成王道
護理大學瞄準高齡社會,學子趨之若鶩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疫情期間,護理人員的價值表露無疑。以護理、健康專業執牛耳的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特色鮮明,且因應高齡化市場,在今年的技職榜中,正式擠進第十名。而台塑體系的長庚科大,在富爸爸資源的加持下,設備和經費非一般私校所能比擬,今年正式擠進私校前20強,技職榜也進步一名,成為第八名。
此外,護專起家,逐步發展為綜合性大學的弘光科大,在醫護界擁有強大校友群及口碑,今年也擠進私校榜前30強,為第29名,技職榜亦奪得第18名的好成績。
特色5〉國際得接軌
與國際企業合作、抓準世界脈動設系
隨著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大增,台灣與世界企業接軌也更加容易,若學校能與大型企業連結,加持辦學特色,勢將成為吸引學生的賣點。
以實踐大學為例,素來即為全台設計類標竿學校,培育不計其數的設計美學大師。該校近年更爭取到與NVIDIA結盟,也送大批學生參與國際大型時尚展,令外界激賞。因而今年其在一般大學榜中,一舉前進五名,擠進30強,拿下第26名,在人文社科榜更首度成為十大名校的第八名。
身為1990年代前後,政府廣設大學時期,最後一所成立的國立大學的高雄大學高大,已將目前企管界的顯學「ESG」深耕於各系所,而看好足球驚人的市場,也在運動競技系中,加設足球組,於是其在公立大學中,從24名前進至22名。
特色6〉教學要跨域
博雅、通識課程受重視,成領導人才搖籃
而隨著時代的變化,能融合社會、心理、美學至專業領域的跨域領導者為未來最不可或缺人才,因此不少標榜跨域博雅通識教育的大學,頗獲青睞。
以基督教大學聞名的中原大學,向來強調學生的人文素養,在設計通識課程,不遺餘力,其於私校榜中,由第八名進步到第七名。而同為基督教學校的長榮大學,每年師長為畢業生代表行「洗腳禮」的傳統,效法耶穌基督以上事下的謙卑精神,期勉學生們進入社會後,能身體力行,服務、奉獻社會與國家的特別場景,更成為該校特色,使其口碑效益更顯現在榜單上。
餐旅龍頭高雄餐旅大學,雖然由於教育部對老師員額的限制,使其助理教授人數未能達到《遠見》評選標準,但若加上講師其實早已突破門檻,而該校的特色更早已有目共睹。高餐自創校以來,就要求學生穿制服,以及入學和畢業時向老師行古禮,都足以窺見治校嚴謹的一面。其於就學穩定度96.22%,全台第八。
每年榜單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遠見》榜單雖無法一口判定學校良窳,但藉由多元及逐年優化的指標,評定校務績效時,亦有一定的鑑別度,同時在知己知彼下,期許提供高教圈良性競爭方向與圖騰。
▌延伸閱讀:《遠見》2023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成大締造九連霸,台科奪亞軍、北科第三
(本文出自2023.06.28《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