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幼收費+寒暑假留課竟比準公幼貴近一倍 教團諷:台灣奇蹟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召開記者會指出,經試算,公幼家長若盼子女課後留園、參與寒暑期留課,一年下來就讀學費竟比準公幼貴一倍,「堪稱台灣奇蹟。」記者許維寧/攝影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召開記者會指出,經試算,公幼家長若盼子女課後留園、參與寒暑期留課,一年下來就讀學費竟比準公幼貴一倍,「堪稱台灣奇蹟。」記者許維寧/攝影

有鑒於社會多以雙薪家庭為主,且多於下午五點後下班,教育部與地方政府近年積極提高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開辦率,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召開記者會指出,經試算,就讀公幼的家長若盼子女課後留園、參與寒暑期留課,一年下來家長平均每月負擔6000元;相較獲政府補助的準公共化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就讀公幼每年學費竟然貴近一倍,「堪稱台灣奇蹟。」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過去政府均表示,準公幼僅作為過渡公共化、提升公幼數的輔佐機制,在於公幼才是公平教育資源的根本。但隨國人家庭工作型態轉變,公幼也須配合家長需求開辦課後留園,但若將公幼學費再加入平日、暑期留課收費,一年平均需負擔每個月6000元,合計一年需負擔7.2萬。

侯俊良指出,準公幼業者一年均可獲12個月政府補助,且家長繳交的學費已包含平日、暑期留課費,家長一年每月僅需負擔3000元,一年3.6萬;同樣強調課後延托的非營利幼兒園家長每月也僅需負擔3400元,一年也才4萬零800元。相較之下公幼反而比兩者貴,更較準公幼貴了一倍。

立法委員王婉諭表示,準公幼、非營利的開辦多是用以補足公幼的不足,但公幼現行體制多是四點放學、亦放寒暑假,和雙薪家庭的工作時間不相容,演變成「家庭有後援入公幼,沒後援入準公幼」的狀況。

王婉瑜呼籲,縣市政府確實應積極開辦公幼課後留園比率,現行狀況則是開辦後家長需負擔更多,但公幼收費本應和準公幼、非營利齊平,才能真正讓家長選擇公幼,教育部應挹注合理資源,才能讓公幼真正成為國家方向。

全教總幼委會副主委楊麓潔也指出,以高雄市公幼的寒暑假課後留園為例,即使政府給予補助,家長仍要負擔約8000到1萬元,相較非營利和準公共幼兒園「矮了一大截」。教育部應要全面檢討,提高補助費用、降低補助門檻,讓公幼的家長獲得同等的待遇。

立委范雲表示,公幼、非營利、準公幼看似讓家長自由選擇,但三者相比較後卻後讓送公幼的家長產生相對剝奪感,除要求教育部改善外,教育部也應通盤檢討,全面達成幼兒園公共化的路徑為何,實務上無法一邊推動準公幼,一邊補助公幼增班;再者,若公幼開辦延托是否要從現行下午六點延伸至六點半、是否放暑假?教育部應確實釐清才能投入資源,也才能達成公幼、私幼「七比三」的理想。

教育部 幼兒園 公幼

延伸閱讀

縣市拚公幼課後留園率 家長少收費改砍教保員鐘點費

公幼海嘯/老師陷超額危機!公幼不再躺著招生 創意精進課程卻本末倒置

影/修建築法逞罰惡質建商 時力黨團籲民進黨別護航

竹北天坑案停工後半夜偷施工 王婉諭批竹縣府護航滅證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遭爆未利益迴避、涉圖利 葉丙成本人回應了

鏡週刊今天報導,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上任後辦理「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未盡利益迴避之責,恐涉及圖利。對此,他今透過教育部...

教長鄭英耀上任周年 全教總題減少校園濫訴等3大訴求

今天是520,也是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屆滿一周年,全教總提出減少校園濫訴、落實精緻教育、遏止私校小聯考等建議,盼教育部能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