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師長汙衊偷錢、罵垃圾逼上絕路 潘文忠允專案調查:若屬實嚴懲嚴辦

針對台中市高中生疑遭教師霸凌走上絕路一案,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對個案一定嚴查嚴辦,該案雖由地方政府管轄,但今日已請國教署會同教育局做成專案調查。記者趙宥寧/攝影
針對台中市高中生疑遭教師霸凌走上絕路一案,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對個案一定嚴查嚴辦,該案雖由地方政府管轄,但今日已請國教署會同教育局做成專案調查。記者趙宥寧/攝影

台中市一名高中男學生今年2月走上絕路,男學生父親認為是遭學校主任與教官霸凌,昨開記者會淚訴「師長帶著偽善面具」,要求台中市教育局徹查。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對個案一定嚴查嚴辦,該案雖由地方政府管轄,但已請國教署會同台中市教育局做成專案調查。

立法院教文會今天辦理「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應辦理之轉型正義任務及人權教育推動情形」專題報告並備質詢。立委張廖萬堅表示,人權教育應包括尊重、包容、自由、平等,這幾年修正校園相關法規,讓校園回歸民主化、去威權化。不過,就在一個月前,台中某公立高中高二學生下學期開學第二天尋短,這件事情起初認為是家庭因素,後經家長陳情,才發現學校是在毫無人權觀念的管教方式,讓學生走上絕路。

張廖萬堅表示,據他了解,該名學生小學三年級曾被鑑定為資優生,國三還參加科展拿到縣長、部長獎狀,升上公立高中後出現行為偏差,輔導老師也有介入,但學校學務處、主任教官,卻經常不分青紅皂白搜身,一有狀況就要求寫自述書,經常藉校園廣播或跑馬燈傳喚,讓全校知道他被重點盯著。

張廖萬堅也提及,「該校主任教官曾說他是垃圾敗類」,更透過密集獎懲,該名學生高二上學期記了4次小過、14次警告,甚至請學生簽休學轉學申請書,當該校輔導老師發現狀況,有希望學校學務處不要這樣,怎麼反映都沒有用,直到去年某班級掉錢,學校逼迫他承認,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潘文忠表示,該校在案件發生後,有向校安中心進行自殺通報,但未說明相關原因。他表示,該案主管機關是台中市教育局,國教署將會同台中市教育局要做成專案調查,如果查證屬實,絕對嚴懲嚴辦。

張廖萬堅表示,過去不斷講「去除人權心中的警總」,現在的狀況是,年輕人有民主觀念,師長仍有威權想法。他也提到,該校校長來自特殊學校,當時校長遴選,校內一面倒反對,但仍當選校長,經過四年遴選制度老師仍反對,為何還能當?

張廖萬堅也說,這件事情本來還有救,結果校方溝通下,輔導機制失靈,孩子孤立無援,希望教育部不要把這件事情當成個案,但從先前專案質詢,「這是制度的霸凌」。

潘文忠表示,個案還是個案,但對個案一定嚴查嚴辦,有關學生受教權益,這些年若有學生申訴,主管機關必會從細節一一盤整,若有學校跟不上法規落實,該案雖由台中市府督管,但教育部也有責督導。

※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台中市 張廖萬堅 教育局

延伸閱讀

影/顧不了私中招生亂象挨批「鴕鳥」 教長重申不認同

德國教研部部長來訪 教育部提德國官員來台學華語方案

反毒特展列車開到彰化 潘文忠:3D互動震撼教育

學校動員造冊遭疑偷跑 潘文忠:只是要數位化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陳明通學倫案結果不公開 台大將函覆檢舉人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遭認定抄襲,學位雙雙遭撤銷,其指導教授、國安局前局長陳明通也遭檢...

天下為「公」?高中應屆畢業生入公立大學占比首破四成

教育部近日公告「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查結果提要分析,受少子化影響,110學年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只有...

延托沒補助 讀公幼竟貴準公幼1倍

為符合雙薪家庭上下班時段,教育部與地方政府近年積極提升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天指出,公幼家長若...

總統教育獎/不服罕病 用手學滑板、以耳代眼 鋼琴屢獲獎

教育部公布二○二三總統教育獎獲獎學生名單,其中建中學生顧文凱罹患罕病,雙手僅右手小拇指可施力,仍立志學會滑板,成績亦名列...

9旬日籍翁訪85年前就讀台南母校 意外發現當年青澀入學照

91歲日籍老翁新元久,本月15日參訪85年前曾就讀的台南麻豆尋常高等小學校(麻豆國中前身),校方從校史室找到當年的校訓字...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