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十張口,一顆心」猜1字?老師見學生答案笑翻 正解揭曉

校園口罩想自主加嚴不脫罩要報備? 教育部給答案

室內口罩禁令即將鬆綁,若各級學校有需求,經師生溝通後,可於具特殊性場域或授課有相關需求時,自行決定採取佩戴口罩措施。記者潘俊宏/攝影
室內口罩禁令即將鬆綁,若各級學校有需求,經師生溝通後,可於具特殊性場域或授課有相關需求時,自行決定採取佩戴口罩措施。記者潘俊宏/攝影

室內口罩禁令即將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宣布,將於2月20日實施室內口罩解禁,但校園考量春節與228連假,則要等到3月6日才上路,若各級學校有需求,經師生溝通後,可於具特殊性場域或授課有相關需求時,自行決定採取佩戴口罩措施。

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表示,學校可自主「加嚴」管理,不需向教育部或主管機關報備,但必須要有「特殊性」,且要與師生溝通,避免與社會恢復正常生活格格不入。

國內去年12月1日實施第一階段口罩鬆綁,取消室外全程佩戴口罩的規定。但第二階段口罩鬆綁,僅正面表列需戴口罩特定室內場所,原訂今年1月底宣布,直到今天才正式宣布。

有關校園防疫,考量各級學校開學前歷經春節連續假期及寒假,並於開學後接續228和平紀念日四天連續假期。為觀察學生健康狀況及進行校園環境整備工作,教育部將在開學後二至三周加強體溫監測、校園清潔消毒等防疫作業,定於3月6日起於各級學校、幼兒園、課後照顧中心、補習班,實施室內空間原則「自主佩戴口罩」措施。

各級學校健康中心、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比照醫療照護機構和公共運輸等指定場所的規定,仍「應戴口罩」。

不過教育部也允許學校考量教學需求,各級學校經與學校師生充分溝通並取得共識後,可於具特殊性場域或授課有相關需求時,學校得自行決定採取佩戴口罩措施。

廖興國今天下午進一步表示,校園將比照指揮中心通案原則,在公共運輸(校車、接駁車)、醫療院所(健康中心)才需強制戴口罩,其餘則由師生自主決定。不過,若學校有特殊場域,例如餐飲科系烹調有衛生安全,又或是醫護科系有照護需求,則可經師生討論後決定是否戴口罩,不需與教育部或主管機關報備。

不過師生在校園戴口罩近三年,不少人反映就算解禁,也不願意脫下口罩,甚至衍生容貌焦慮。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表示,口罩政策鬆綁後,還是應由學生自行做決定是否戴口罩。但他也坦言,應該會有一段需要調適的過程,提醒師生要彼此尊重,若還有師生沒做好心理準備,想繼續戴口罩,也應給予尊重、包容。

室內口罩禁令即將鬆綁,若各級學校有需求,經師生溝通後,可於具特殊性場域或授課有相關需求時,自行決定採取佩戴口罩措施。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表示,學校雖可「加嚴」管理,但必須要有「特殊性」。記者趙宥寧/攝影
室內口罩禁令即將鬆綁,若各級學校有需求,經師生溝通後,可於具特殊性場域或授課有相關需求時,自行決定採取佩戴口罩措施。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表示,學校雖可「加嚴」管理,但必須要有「特殊性」。記者趙宥寧/攝影

口罩 教育部 幼兒園

延伸閱讀

口罩室內解禁20日實施 唯這兩場所再等等

中國大陸入境採檢暫停 整體陽性率不到1成、BA.5最多

室內口罩2月20日解禁!剩2類場所強制戴 校園要等到3月6日

等到了! 指揮中心證實明宣布口罩鬆綁措施

相關新聞

上課玩手機 學生輔導後 墜樓重傷

台中某高一男學生昨天上午從學校四樓墜下,造成腦出血、多處骨折,傷勢嚴重。校方表示,該生日前多次被發現在課堂用手機,班導師...

台大砸錢留才 一年加薪150萬

中研院長廖俊智日前指出,台灣面臨博士班誘因、教授待遇、退休所得等三個「偏低」劣勢,不利國際競爭。為此,台大昨舉行校務會議...

砸百億推前瞻平台、人社領域卻掛蛋 吳政忠:會擠一擠

國科會今年在新春記者會宣布,今年將投入逾349億元在8大領域建立前瞻科研平台,相較其他七大平台皆編列超過20億的預算,卻...

幼教師生比1:12 盼3年後能達標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年新春團拜拋出調整幼教師生比至一比十二,將自一一二學年起從公共化幼兒園先行。潘文忠昨宣布三方針,若公共化...

雙北營養午餐喊漲 中南部觀望

近期蛋價及物價均飆漲,台北市營養午餐業者喊吃不消,有三所國小表示要漲價,其他中小學也醞釀調漲,北市教育局預估下學年營養午...

明道大學又爆欠薪教師組自救會 教育部令9日前改善

明道大學去年因財務狀況顯著惡化,遭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今(3/3)再傳出校方積欠教職員工兩個月薪水,高教工會今南下協助教職...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