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功利辦學裁撤獨立研究所 下波滅頂浪潮直指人社院

近日各大專校院研究所正進行122學年度招生,據了解,某老牌私立大學中文所亦接獲校方通知,欲於113學年停招。學者感嘆,新自由主義社會中商業價值幾乎成為一切價值之首,人文價值的衰敗已不可避免;但也有學者認為,現在對人文社科相關系所「是最壞也是最好的時刻」,願意調整都有很大的機會。
少子化下以理想為辦學宗旨的獨立所飽受衝擊,私立大學人文社科院研究所恐成為下一波滅頂對象。某老牌私立大學中文所近日亦被校方通知要求於一一三學年停招,該系主任表示,曾經也待過公立大學,深感公、私立差距懸殊,「私立大學經營不易我感受最強烈,看到兩者差距懸殊,我也不忍批評私立大學。」
該名系主任表示,已和所上學生說明,在學生絕對不會受影響,但現在公、私立大學人文社科院碩班很難招滿,學生因投資報酬率低不肯投入,公校還能支撐起純研究領域的人文社科系所,但只能說私校沒這個福份。
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廖咸浩表示,在新自由主義社會中商業價值已經成為一切價值之首,人文價值衰敗幾不可免,雖然也有企業界強調創造力來自於人素養,但聽者藐藐。美國近年大力推動STEM,已把人文棄之不顧,人文社會科學該如何因應則似乎還沒有找到共識。
廖咸浩談到,現有的主流教學比較「學究味」,應該加強創造力培養,如此人文系所的內容和教學方式就必須做出調整。
清大生科系特聘教授焦傳金則表示,教育部相關計畫亦聚焦人文學科轉型發展,私校因生存迫切反而較公校更願意改變。部分人文社科院系所可嘗試將能力素養化,而非再專注於基本課程,如部分傳播系所將人才培育設定為全面性溝通人才、把碗做大,現階段可說是最壞也是最好的時刻,願意調整者仍有很大的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