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和竊賊鬥智2天…「iPhone的奇幻旅程」靠定位和這1招取回手機

獨/顏寬恒原本鐵了心拒交保 顏清標隔空喊話3小時才軟化

獨/學生不幸事件通報大學5年增9倍 專輔人員比擬改1:900

教育部擬修正學生輔導法,改善專業輔導人員和學生的比例。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擬修正學生輔導法,改善專業輔導人員和學生的比例。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10月時召開教育文化委員會,民進黨籍立委吳思瑤指出,各級學生自殺死亡數5年內增加1.65倍,大專校院自殺通報數更成長9倍之多。大學諮商時常供不應求,學生輔導法規範,專科以上學校每1200名學生應設置一名專業輔導人員,教育部近日邀集相關單位討論並提出學生輔導法修正草案,針對比例改善提出甲、乙草案,擬改為900名或1000名學生及需設置一名專業輔導人員。

立委吳思瑤根據教育部統計,各級學生自殺死亡數5年內增加1.65倍,大專校院自殺通報數更成長9倍。

大學生心理健康近年引起各界關注,吳思瑤表示,大學諮商時常供不應求,有時預約竟要等上一個月之久,又學生輔導法第11條規定,專科以上學校1200名學生應設置一名專業輔導人員,並由22條規範,主管機關需每5年進行檢討。

由於5年檢討期已到,本報掌握,教育部近日已提出學生輔導法修正草案,並邀集各單位研商。針對大專校院專業輔導人員比例提出甲、乙兩個草案,其中甲案提出,專科以上學校若未滿900人,則應設置至少一名專任專業輔導員;900人以上的學校則每900人設置一名專任專業輔導員。

另外,乙案則擬規範,若為1000人以下的學校則應設置一名專業輔導人員;超過1000人以上的學校,則每滿1000人以設置一名專業輔導人員為原則。

草案也提出一較重大的變革,擬將目前校園中「發展、介入及處遇性輔導」改為「初級、第二級、第三級」輔導。但據了解,諮商心理師等專業代表不滿,認為發展、介入處遇三級輔導已是長久討論後形成的制度和共識,大幅修改並更動既有的建置恐是勞民傷財,建議應把資源運用於人力聘任。

一名大學心理專業教授指出,草案中提出將大專院校專輔人員從原本的1比1200,改為1比900或1比1000都是進步,但若以法來縮小、規範比例,未來大專校院勢必得增聘專業輔導人員,但大學心輔中心是二級單位、人員編制扁平,起薪比不上業界外也幾乎難有升遷機會。

該名教授說,專業輔導人員需要心理師執照,坊間心理諮商所月薪多在五六萬元以上,但學校起薪通常僅有4萬多,薪資上誘因不足;專業輔導人員也可以是社工師,但以學校為出發的社工養成還是較少,若人力與誘因不足實則很難達成目標。

該名教授認為大學心輔要改善,學校心輔單位層級一定要提升,人員薪資結構要改善,否則即便比例改善,到了大學端執行也會變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前端問題沒改善其他都只會淪為「花絮」。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教育部 社工

延伸閱讀

吳思瑤指票所將陳時中部分遮起來?游淑慧:另類奥步任意影射

吳思瑤指投票所將陳時中部分遮起? 北市選委會:未發現

憂雙方支持者衝突 陳時中選前之夜選在北平東路

蔣萬安黃珊珊打夫人、家人牌 陳時中競辦:不會刻意操作

相關新聞

台大砸錢留才 一年加薪150萬

中研院長廖俊智日前指出,台灣面臨博士班誘因、教授待遇、退休所得等三個「偏低」劣勢,不利國際競爭。為此,台大昨舉行校務會議...

砸百億推前瞻平台、人社領域卻掛蛋 吳政忠:會擠一擠

國科會今年在新春記者會宣布,今年將投入逾349億元在8大領域建立前瞻科研平台,相較其他七大平台皆編列超過20億的預算,卻...

幼教師生比1:12 盼3年後能達標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年新春團拜拋出調整幼教師生比至一比十二,將自一一二學年起從公共化幼兒園先行。潘文忠昨宣布三方針,若公共化...

雙北營養午餐喊漲 中南部觀望

近期蛋價及物價均飆漲,台北市營養午餐業者喊吃不消,有三所國小表示要漲價,其他中小學也醞釀調漲,北市教育局預估下學年營養午...

明道大學又爆欠薪教師組自救會 教育部令9日前改善

明道大學去年因財務狀況顯著惡化,遭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今(3/3)再傳出校方積欠教職員工兩個月薪水,高教工會今南下協助教職...

教25年 學校課輔老師竟無保障

新北市約有3500名課輔教師,許多人沒健保,部分勞保甚至採按日投保節省保費,嚴重損害勞退權益。近期樹林區三多國小2名50...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