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多次就醫今才返看守所 沈慶京押46天聲請具保停押…「1原因」遭北院駁回

串連南北韓京義線鐵路再遭炸毀!曾中斷50年 復活首趟司機選他有原因

特教體育怎麼教? 次長:師資仍匱乏

立法委員萬美玲(右)於22日表示,身心障礙者常常遇上歧視霸凌、輔具缺乏與空間不友善的問題,導致運動權益受損,所以召開此次運動平權的公聽會。(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立法委員萬美玲(右)於22日表示,身心障礙者常常遇上歧視霸凌、輔具缺乏與空間不友善的問題,導致運動權益受損,所以召開此次運動平權的公聽會。(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培育師資不足,無人可以教導的身心障礙者的體育課!立法委員萬美玲於22日表示,身心障礙者常常遇上歧視霸凌、輔具缺乏與空間不友善的問題,導致運動權益受損,所以召開此次運動平權的公聽會。腦麻運動休閒協會常務理事姚宗元指出,特教與體育師資沒有交集,導致無人可以去指導身心障礙的孩子。

對此,體育署學校體育組長蔡忠益回應說,會結合現有的適應體育師資,強化現有師資進行培育,並在大專院校的師培體系加入適應教育資訊。教育部體育署次長林騰蛟坦言,師資真的相當匱乏,「很難一步到位」,持續設置適應體育重點學校,推動體育教學的舉措。

身心障礙運動權受損

萬美玲表示,身心障礙者運動時常遭遇阻礙,不論是運動場館以保護為名拒絕身障者進入、場所內無專業運動輔具可使用、無障礙設施空間不友善,甚至是身障者遭遇歧視霸凌等問題,都直接導致身障者降低外出運動意願,此次公聽會就是為了保障身心障礙者的運動權益。

林騰蛟表示,體育署還有幾點需要持續改進,包括「促進全民參與運動的機會」,提升基礎資源建設與指導者職能;「提高友善資訊可知性」;「場館老舊與輔具不足」,未來要以弱勢族群的運動人口的需求為規畫重點;「競技培植尚有進步空間」,國際身心障礙運動賽事的選手數與成績都有下滑趨勢,應考量強化培育工作。

體育結合特教缺師資

姚宗元表示,在教育第一現場的狀況就是「特教老師不懂體育,體育老師不懂特教」,導致沒有人可以去指導身心障礙的孩子。他進一步指出,許多新興體育項目更是缺乏教練與輔具資源,讓身障選手缺乏相關單位的協助,表示「體育署雖然一直在推行適應體育,但卻沒有真正落實到現場」。

自閉症總會理事長陳惠玲表示,自己就是同時有體育與特教資格的老師,現行教育現場的第一現場就是照本宣科,不願意為了一兩個身心障礙學生做出改變。她強調,應該要從師培教育就要灌輸融合教育的概念,在體育課落實平權的觀念,不要讓身心障礙的學生被晾在一旁,忽視了他們運動健康的權益。

體育署學校體育組長蔡忠益說,目前適應體育最大的困境之一就是「師資不足」的問題,會結合現有的適應體育師資,對現有師資進行培育;另一方面,加強大專院校的師培體系的適應教育,進一步有這些師資輔導地方中小型學校,建立穩定培育師資的制度,突破師資不足的問題。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萬美玲 身障者 體育

延伸閱讀

連兩日和張善政合體 朱立倫:藍營越來越團結

民調領先不大意 張善政:不知民進黨還會端出什麼招數

影/國民黨批高端爛事一籮筐 質疑78萬劑疫苗不翼而飛

批高端耗損率高 藍委:陳時中丟下爛攤子跑去選舉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回娘家演講 彭啓明:我自認部長做得還不錯

慈濟教育志業35周年,今天在台北國家圖書館舉辦「三教五育樹成林」論壇,環境部長彭啓明於開場致詞時指出,上任快5個月來,對...

班班搶保久乳 新北、桃、高大缺貨

中央九月起推動「班班有鮮乳」政策,但已採購學校近七成五都挑保久乳,導致供應量不足,許多學生喝不到鮮乳,甚至因全台大搶貨買...

民團調查:46.1%小六學童 有霸凌經驗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昨公布小六學童霸凌調查,有百分之卅六點四的學童曾被霸凌,百分之四十六點一的學童有霸凌經驗,其中有兩成...

老校舍整建補助 挨批過低

我國老舊校舍逾萬棟,屋齡五十年以上約二二○○棟,中央補助整建金額被批過低。立委呼籲中央政府應採專案計畫方式,編列長期預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