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軍飛彈夜襲基輔釀3死 一位女子喪命竟是因為防空洞「上鎖」沒開

台北市將設第一所數位實驗高中 6月初將公告招生簡章

教育部拍板北市設立首座數位實驗高中,北市教育局將於31日舉辦線上說明會。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部拍板北市設立首座數位實驗高中,北市教育局將於31日舉辦線上說明會。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北市教育局今天表示,教育部拍板核定北市籌設全國第一所以數位創新及虛實整合校園為主軸的市立數位實驗高中,將於今年正式招收首屆48名學生,預計6月上旬公告招生簡章,31日將舉行辦學理念線上說明會。

教育局長曾燦金今天視察幼兒BNT疫苗施打站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是全台第一所以網路、數位學習為主軸的學校,今年8月1日會正式啟動,因教育部25日才拍板,教師甄選、招生模式等細節都會陸續安排,未來會用特殊選才和申請入學管道,也會搭配會考成績做相關安排,近期將展開密集的招生工作和說明會。

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這是北市在實驗教育上跨出的很重要的一步,以前都是實體學校,實驗高中打破校園藩籬在線上學習,但仍是實質高中學程,學生會完成所有學制,將可跳脫原來學習框架,這樣的嘗試是未來數位轉型很重要的一步,可和國際接軌。

黃珊珊說,未來的教育不單只是在一個場域中,要有更多課程來源,在學程上有更多可能性,疫情過後會面臨數位轉型,教育也必須轉型,這所學校若成功,未來包括高中職教育甚至大專教育都能打破學校的藩籬跟圍牆。

北市教育局表示,數位實驗高中(Taipei Digital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簡稱T-school,代表台北(Taipei)、科技(Technology)、天賦(Talent)、T型人才(T shaped Talent)等意涵,以「廣闊探索、天賦自由」為辦學理念,致力為每位孩子打造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融合數位科技與探究實作,實踐個人化深度學習,幫助孩子發揮潛能,促進自我實現與社會共榮。

教育局表示,數位實驗高中課程設計跳脫傳統學科知識本位思維,運用數位科技之特性,打破既定「校園」在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運用線上與實體的混成教學設計,媒合外部場域資源,讓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沉浸在學習情境中。

曾燦金表示,北市推動實驗教育及智慧教育經驗豐碩,已有10所市立各級實驗學校成立,並擁有成熟的線上學習平台、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強大的辦學師資團隊,現在能新增1所數位實驗高中,共計11所市立實驗學校,希望由實驗教育的實施,打破傳統體制內的學校教育,帶動台灣高中教育邁向新的里程碑。

負責籌備的北一女中校長陳智源表示,北市數位實驗高中以數位創新、個人化學習為基礎,融合文化社會與自我發展課程,讓學生從自我覺察開始,主動參與社會創新,成為具有「學習力」、「移動力」與「影響力」的新創人才。

北市 教育局 教育部

延伸閱讀

南台科大畢典萬人齊聚校園很熱鬧 各方同聲祝福畢業生

新北發布畢業典禮活動指引 授權各校自行調整

中山大學畢典 畢業生搬出蟲洞書簡與4年前的自己相逢

疫情持續升溫 北市校外教學、畢旅暫緩辦理至6月中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陳明通學倫案結果不公開 台大將函覆檢舉人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遭認定抄襲,學位雙雙遭撤銷,其指導教授、國安局前局長陳明通也遭檢...

天下為「公」?高中應屆畢業生入公立大學占比首破四成

教育部近日公告「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查結果提要分析,受少子化影響,110學年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只有...

延托沒補助 讀公幼竟貴準公幼1倍

為符合雙薪家庭上下班時段,教育部與地方政府近年積極提升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天指出,公幼家長若...

總統教育獎/不服罕病 用手學滑板、以耳代眼 鋼琴屢獲獎

教育部公布二○二三總統教育獎獲獎學生名單,其中建中學生顧文凱罹患罕病,雙手僅右手小拇指可施力,仍立志學會滑板,成績亦名列...

9旬日籍翁訪85年前就讀台南母校 意外發現當年青澀入學照

91歲日籍老翁新元久,本月15日參訪85年前曾就讀的台南麻豆尋常高等小學校(麻豆國中前身),校方從校史室找到當年的校訓字...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