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4名高中師有本土語認證 師批:強推政策勇氣哪來?

教育部今年寒假將啟動5000人培訓計畫,力拚通過率,但若以教育部自辦閩南語考試為例,近六年中高級認證通過率不到兩成。記者趙宥寧/翻攝
教育部今年寒假將啟動5000人培訓計畫,力拚通過率,但若以教育部自辦閩南語考試為例,近六年中高級認證通過率不到兩成。記者趙宥寧/翻攝

中小學今年9月起必修本土語言教育部要求國小一至六年級,國一、國二每周一節,高中兩學分以高一開課為「原則」。但本土語師資還沒到位,仰賴師培、學士後學分班又太耗時,短期內現職教師將成師資主力。

不過全國上百所高中,目前卻僅有44名高中在職教師獲得語言認證,教育部今年寒假將啟動國高中5000人培訓計畫,力拚通過率,但若以教育部自辦閩南語考試為例,往年中高級認證通過率不到兩成,讓不少高中師驚嘆「強推本土語政策的勇氣哪來的?」

根據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閩南語師資培育及聘用辦法,無論在職教師,或是可跨年級任教的教學支援人員,若要教本土語,都必須取得語言能力中高級認證。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1萬3000多名本土語師資,可跨年級任教的教學支援人員佔了4748人,其中閩南語、客語文、原住民族語教學支援人員分別為2165人、1665人、918人。

若是在職教師,閩南語又以國小閩南語6066人最多,國中382人次之,高中僅19人;客語國小1610人,國中269人,高中僅19人;原住民族語師資分別為國小146人、國中40人、高中6人。各學習階段語言別師資比差異懸殊。

教育部今年寒假將啟動國高中本土語文認證輔導培訓課程,也有地方政府自辦培訓,研習日程是三至五天不等,將加強教師聽、說、讀、寫能力。也有曾參與研習的教師表示,認證培訓只是「師父領進門」,後續準備考試才是「修行在個人」,不少人聽、說沒問題,都是敗在讀與寫。

景美女中生物教師游雲霞從小在閩南語的環境下長大,她說,去年趁疫情哪都不能去,花了三個月在家自學,平常跟家人通電話練口說、聽力,另外每天用閩南語寫日記,加強讀、寫,去年成功獲得閩南語中高級認證,今年則打算挑戰考「C卷」(高級、專業級)。

目前除了教育部,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也有舉辦閩南語言認證,但出題模式不一;客委會、原委會也自辦客語、族語認證考試。若以教育部終身司每年8月自辦的閩南語認證為例,即便每年報考人數增加,中高級通過率都不到兩成,2019年通過率更不到5%,考題難易度、考生程度結構不定。

不少中小學教師感嘆,本土語政策上路後,不僅要兼顧本科教學,還得花心思準備本土語考試,壓力山大,更何況還要推雙語教學。另外,今年教育部寒假研習要求各校「至少」薦派一名教師參與研習,但每年認證考試又只有一次,本土語即將上路,也有教師自嘲參與研習者根本是「全村唯一的希望」。

尤其本土語若開在高一、高二,還涉及「繁星入學」的在校成績。一位公立高中行政主管坦言,頂尖繁星學生分數差異都是零點幾,若本土語師資缺乏教學評量經驗,恐衍伸更多爭議;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也說,本土語評分與師資都還沒準備好,一定會影響繁星公平性。

教育部表示,今年寒假將培訓5000位國高中現職教師取得本土語文能力認證,滿足各校本土語文師資;另將每月召集會議逐縣市逐校進行師資盤整對接,讓各校今年都可順利開課。至於是否將加開認證考試場次,教育部表示已納入研議,但今年仍先維持辦理一場次,若要調整考試日程將提前一年公告。

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111學年起閩南語等本土語言納中小學必修。本報資料照片
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111學年起閩南語等本土語言納中小學必修。本報資料照片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教育部 閩南語 語言

延伸閱讀

曾抱病戴氧氣筒只為博士生口試 台師大楊深坑追思催淚

學生專屬!六福村寒假優惠價550元 隱藏版玩法曝光

台師大已故教授楊深坑 獲頒教育部專業獎章

整學期不出門上課也行?教部研議鬆綁遠距教學規範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教師節祝賀 蔡英文:政府會繼續努力當老師們的後盾

今天是教師節,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說,謝謝老師們的辛苦付出,各位老師辛苦了。「政府會繼續努力,當老師們的後盾,一起為台灣的...

中小學教師3成不快樂 兼行政壓力大

今天是教師節,多個教育團體針對台灣中小學教師快樂程度進行大調查,卻有三成教師在滿分十分的快樂指數中,僅在四分以下,三成教...

偏鄉教改難/師資困境 專聘制招不到熱血師

立法院二○一七年末三讀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挹注加給津貼提升偏鄉教師福利,並在正式教師及代理教師間撐出新的空...

長照類科休退學率高 難解人才荒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因長照相關產業薪資低、工時長,職務較無成長空間,導致大專校院「老年人及失能成人照顧」學類學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