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9縣市國家級警報響 凌晨2時21分花蓮縣近海規模6.1地震 最大震度4級

新課綱科技領域要教媒體識讀 師資、課程到位沒?

12年國教課綱科技領域,將加入媒體識讀及資訊倫理等學習內容,包括網路錯誤訊息的判斷及傳遞的不當性等。傳播學者表示,資訊科技和媒體素養應該是兩個同等級的能力,而把媒體素養放在科技領域之下,應避免淪為「科技中心」。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2年國教課綱科技領域,將加入媒體識讀及資訊倫理等學習內容,包括網路錯誤訊息的判斷及傳遞的不當性等。傳播學者表示,資訊科技和媒體素養應該是兩個同等級的能力,而把媒體素養放在科技領域之下,應避免淪為「科技中心」。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2年國教課綱科技領域,將加入媒體識讀及資訊倫理等學習內容,包括網路錯誤訊息的判斷及傳遞的不當性等。傳播學者表示,資訊科技和媒體素養應該是兩個同等級的能力,而把媒體素養放在科技領域之下,應避免淪為「科技中心」,未來包括師資培育、教材開發等等配套措施應更應積極規畫,才能真正落實媒體素養在教學現場的融入。

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共事務長林福岳表示,課綱正式列入媒體素養固然值得肯定,「但只是第一步」,後續的整體配套仍需完整規畫,因為內涵的部分仍是現場教師執行上最困難的地方。

林福岳說,媒體素養教育有幾個環節,包括課程、教材和師資。大部分高中老師沒有相關媒體素養的訓練,科技領域對於媒體識讀/素養其實是陌生的,現在是大學傳播科系老師到中小學教媒體素養,但未來一旦普遍實施,「必須有一套師資培育的做法。」

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賴祥蔚表示,傳統的媒體識讀可能是有點過時的概念,因為重點還是廣播電視報紙,未來的媒體識讀應該從網路本位出發,因此他認為,「網路識讀」或許才是更正確的用語,因為包括線上遊戲等等,不是傳統媒體,但是影響更深遠。但網路發展非常迅速,教材不好編,教師也不好訓練,因為他認為,「回到根本,應該要教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表示,科技課綱加入媒體及資訊素養是重要的,也與各國趨勢相吻合,但不包含國小有點可惜,例如英國從國小就開始培養兒童辨識假新聞、假訊息的能力。此外,因為是放在科技領域,要避免淪為「科技中心」的角度去理解媒體或資訊素養,過去經驗顯示,科技教學多偏重新科技的技術層面,而非是傳播現象的理解、理解訊息後面的結構問題,這是在設計課程時,必須要注意的事情,不能忽略訓練孩子「批判性的思考」。

另外,林福岳表示,現在網路發達,一般民眾拍片上網或直播,都算是媒體製作能力,因此更需要重視的是言論責任等等媒體素養;如何判讀或對抗假新聞,也是媒體素養很重要的部分,包含閱聽人的批判閱讀能力、理解媒體產製背後的意識形態和邏輯等。

「要打擊假新聞,最根本、長期的做法是媒體素養教育」,但林福岳坦言,不可能上兩堂課就可能讓全民都具有遏止假新聞的能力,「那也太樂觀」,但這件事是要做的。台灣過去都是民間團體個別在推媒體素養教育,現在課綱過了,希望政府從教師培育、教材開發、教育資源等等,一步一步建構完整體系。

●教部:結合公民科老師研發教材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韓春樹表示,目前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已有相關媒體識讀的課程內容,未來會結合資訊科技老師和公民與社會科老師,共同發展科技領域的教材,並舉辦研習和工作坊協助教師增能。

12年國教新課綱「科技」領域是從自然學科獨立成新設領域,涵蓋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兩門課,規定國中每周2學分,高中4學分。國小若要實施科技教育,應採議題融入方式實施。

韓春樹說,108課綱科技領域包括資訊科系和生活科技兩個科目,其實這兩個科目在99課綱教學內容中已有強調「科學、科技和人文的結合」,資訊倫理單元的相關教學現在已經有了,只是108課綱更強調媒體識讀和資訊倫理。

韓春樹指出,在108課綱中,「資訊倫理」將延續並深化現有的相關教學內容,包括資訊安全,資料的隱私和取用權、資訊財產權和法律議題等等。有關「媒體識讀」,其實現在的「公民與社會」已有媒體識讀內容,未來在教材編寫,公民科和資訊科兩個學科中心的專業種子教師,會共同研發科技領域的教材,並且舉辦相關研習和工作坊,增加老師的教學知能,培養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時,具有辨別資料真偽的能力。

●媒觀:今年著手研發主題課程 提供媒體政策案例

林福岳則說,媒觀今年已經著手開發數個各領域的媒體素養主題課程,其中包含健康、社會、資訊等,這些主題課程會扼要地提出如何切中媒體素養的內涵做提問,給各個領域的教師取用,或未來也可再依照這個模式去發展更適合科技領域的課程,之後也希望透過工作坊向不同領域的老師做推廣。高中方面,因為公民課本早有對應的完整單元,而媒觀有一些媒體政策方面的案例和資源,今年將針對這個單元去做補充教材和公民教師的培訓。

108課綱 假新聞 文化大學

延伸閱讀

新課綱趕審 書商著急:拖越久越慘

陸記者申請駐台遭拒 孫大千:重回戒嚴時的新聞審查?

最後一哩路不半途而廢! 姚立德:新課綱如期上路

修法遏止假新聞 傳播學者盼謹慎

相關新聞

半數學校師資不足 血汗教學磨光教師熱情

108課綱上路周年,《聯合報》針對全台929所國高中、1243位民眾進行民調,有近半數學校反映教學現場師資不足,教師有熱情但負擔沉重,有教務主任哀嘆:「大家現在用熱情做事,熱情用完後,課綱還是被打回原點,教改變成一場災難。」

高中分組選修課增 全中教籲增員額避免教師過勞

108新課綱去年8月實施,全中教今天表示,高中因多元選修、分組課程等,造成教師工作倍增,若不增加人力,可能造成過勞,呼籲...

新課綱翻轉教學 老師就怕學生沒有疑問

12年國教新課綱徹底翻轉教育,特別是加入探究與實作課程,從做中學改變學習態度,也是老師間跨科、跨領域最大挑戰。南一中老師...

升大學考題愈來愈長 教師籲考試時間延長10分鐘

大考中心昨宣布110學年大學學測特殊生的延長考試時間擬再增10分鐘,第一線高中和補教老師表示近年學測、指考考題素養化,國...

【108課綱調查2】破解「學習歷程」迷思 招聯會:真誠才會感人

《聯合報》針對全台929所國高中進行民調,「升學」是現場改革的巨大包袱,高中端對考招制度的擔憂和焦慮,主要來自升學新制「學習歷程檔案」,不確定大學會以何標準參採、學習成果該如何呈現及取材。對此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舉例,教師可以將課堂成果對準「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就是很好的參考方向。

【108課綱周年】簡菲莉:校長是改革過程的「保溫瓶」

曾任宜蘭縣教育處長、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的簡菲莉,是108課剛從研發到實施的重要參與者,從宜蘭縣教育處退休後,積極在各地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