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公民/難易適中、時事多 原民姓名權受矚

111學年度分科測驗公民科,出現大量時事題,包括原住民的姓名權、俄烏戰爭、薯條缺貨等,各解題團隊大都認為難易適中,主要挑戰在文字閱讀理解。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解題團隊指出,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科文字量豐富,考生須整合跨冊內容,廣泛瞭解各種時事議題。
全中教指出,公民科的時事題,多是緊扣課綱內容,例如第15題是以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封城考「機會成本」觀念;第16題俄烏戰爭考資金市場;第32題薯條缺貨,則是考供應鏈的觀念。
原住民議題受到矚目,分科測驗出了3題。其中31題提及「原住民身分法」的爭議,要求須跟隨父母的傳統姓氏,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被憲法法庭認定違反憲法保障的身分認同的人格權,並牴觸種族平等和性別平等。
第37、38題則以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被開發為渡假村為例,考社會運動與行政程序法等相關觀念。補教老師柯博文表示,題目雖未點明,但看起來像是以「美麗灣渡假村」爭議為背景,但這個時事較久遠,考生可能不熟悉。
柯博文提到,整份試卷難易適中,和去年指考公民科難易度差不多,但不乏有鑑別度的題目,例如第2題考「階級複製」議題,B和C選項看似都可選,但C提到公校生多來自中產階級,畢業後收入卻較私校畢業者高,比較接近題幹要求的「反例」。
柯博文提到,分科測驗手寫題是決勝關鍵,要在字數內論述,必須掌握重點所在,不能不知所云或答非所問,同學要花更多功夫準備。
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則認為,分科測驗公民科閱讀量大,部分題型設計新穎,尤其是混合題的答題形式多元,考生須解讀不同類型資訊,答題負擔較大。整體難度中間偏難,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下降。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