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高鐵票價大漲最高40% 「中國驕傲」戳破經濟幻象?

蟑螂會傳播疾病、引起食物中毒嗎?醫曝最大危害是導致過敏

澳洲交換生肖雷誤食老鼠藥案 傳女密友前夫疑也同藥物中毒身亡

弟弟出生後 她開始怕黑、恐懼上學…遊戲治療室裡的黑白娃娃 透露6歲女童想當嬰兒的願望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關於兒童期自性的早期研究

佛登將早期在兒童治療中的互動記錄在《童年生活》(The Life Of Childhood, 1944)與《兒童即是個體》(Children as Individuals, 1969)中,他描述道,被轉介到他兒童指導診所門診的兒童,在遊戲中呈現出阻礙了自身發展的困境。

六歲的喬伊絲因為害怕黑暗、恐懼上學,而被轉介過來。她的母親最近剛生下了一名男嬰。在喬伊絲最初的遊戲中,她用力地拍打一個黑色「壞」娃娃的屁股,並集萬千寵愛於一個白色的「好」娃娃,這個白色娃娃是「嬰兒」。遊戲持續著,喬伊絲成為這些寶寶們的小媽媽,這些寶寶們有時候是好的,有時候又是壞的;有時候好寶寶「不可以去睡覺」,而壞寶寶則會得到一些很棒的禮物。這場遊戲最主要的特徵是,喬伊絲會殘暴地懲罰「壞」的行為,她相當無情,表現得好像這些寶寶擁有一個非常兇狠、會對其施予懲罰的母親,這與她母親實際對待她的方式完全不同。隨著治療繼續,好寶寶開始變得沒那麼好,特別是它們開始會尿褲子、大便,也不再特別有哪些娃娃被當成是壞寶寶了。

喬伊絲變得不那麼無情了,儘管她依然很難忍受挫折。她開始玩沙,並運用沙子這個實物來掌握自己對寶寶的憤怒。寶寶內褲上出現的是沙子、而不是「臭臭」(這是她用以稱大便的詞〔譯按:原文為「busy」〕)。在下一次會談中,她一邊咀嚼著奶瓶的奶嘴,一邊說著關於寶寶吐奶的事,她會為此打寶寶的屁股。她找出粉筆,把粉筆全敲碎,並在她喝飽了之後跑去查看寶寶是否尿褲子。她把配有槍枝的士兵玩偶丟進垃圾桶裡,把水灑得滿地都是,她打寶寶的屁股,並啃咬寶寶的奶瓶。

喬伊絲在遊戲中展現了她是如何受到想要當嬰兒的願望所折騰,以及她如何透過懲罰來無情地控制住這個願望。當這一切越來越能有所表達時,她對於性別差異的感覺開始浮現。她更為頻繁地扔掉配有槍枝的士兵以及打碎粉筆,這些遊戲內容清楚呈現著她對於弟弟陽具的感受。她的遊戲也呈現出她如何試著認同嬰兒,靠自己來解決這些問題,但這並沒有幫助,因為沒辦法同時將嬰兒想成是好壞並存的。這些寶寶非好即壞。但是喬伊絲也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壞寶寶確實有著一些可以彌補修復的地方,而好寶寶也有搗亂的時候。她將這個懲罰者的形象投射到學校老師的身上,這讓她無法去上學。治療幫忙她解決了這個部分,經驗這些原型意象並沒有擊垮她,面對它們,反而令她獲得釋放。

好寶寶能夠轉變成壞寶寶,反之亦然,這樣的變化過程正是榮格所說的行為具有雙面對立性,以及它們會物極必反,即所謂的「對抗轉化」(enantiodromia)的特質。佛登評論道,中國哲學中對「對抗轉化」有最系統化的描繪:

太極圖是禪學中最基本的圖像,它呈現出兩條魚,分別代表陰與陽,兩條魚大小相同,共同被涵納在統一體之中,呈現出二元對立的相對關係。當陽為主宰時,陰便退居後位,反之亦然。這個原則在自然界與國族歷史中放之皆準。喬伊絲的遊戲中所展現的文化特徵,即是源自她以直接、清楚、彈性的形式展現出此一動態系統的模式,這個系統經過抽象化、精緻化、深思熟慮之後,進而發展成一套繁複的哲學思想。

(Fordham 1969a, p. 40)

圖為《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書封。心靈工坊提供
圖為《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書封。心靈工坊提供

這個案例,以及其他類似的例子,證明了榮格的原型理論是有用的,且具有文化意義。不過,它同時也點出了榮格關於發展的想法的疑慮之處。儘管佛登相當忠於榮格取向的思想,在與這些案例互動的過程中,他仍注意到他所治療的兒童們,在父母的無意識沒有明顯改變的同時,仍然會有所好轉。不僅如此,他開始從中探尋自性在兒童期即開始運作的證據。

※本文為心靈工坊出版的《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相關新聞

什麼是認知彈性?如何引導自閉兒控制情緒並保持彈性?對話技巧一次看

身體彈性,讓人們可以彎腰而不折斷身體、能夠適應狹小的空間、早上穿衣服可以塞進衣服裡。而認知彈性,則讓人們可以產生更多的解決方案與答案,辨識出一個策略或反應是無效的,並採取新方案、思考複雜或有衝突的訊息(例如:哈姆雷特是一位英雄,不過他也犯了過錯),以及懂得協調或妥協。對許多自閉症類群者而言,認知不靈活、缺乏彈性(或稱固著)可能阻礙交友、影響在普通班(融合教育)的學習、甚而招致飯碗不保。增進孩子的認知彈性,也會讓家長、老師與治療師的生活變得輕鬆一些。

北市特教師生衝突…他憶高中時期差點持棍棒打人 卻因「1段話」被溫柔接住了

在教育現場遇到與衝突時有一些簡單的操作手法,只不過這些技巧如果不是在一個能夠很好整合自己內在的老師身上其實很難應用,因為外在的應對受到內在狀態的驅動,所以要能夠確保老師們能夠安全與和諧地跟學生相處,不是透過一招半式就有辦法達到,需要的是長時間的自我照顧、覺察以及實際演練,才有辦法將「一致性」這個裝備安裝在老師們的身上。

北市特教生失控毆打老師…諮商師列衝動行為「循環7階段」:情緒爆炸時「減害優先」

這幾天在網路上流傳某高中課堂上的影片,我看過了,實在令人捏把冷汗。如果你沒看過,那也別找來看。這樣的影片不該被流傳,不然叫當事人情何以堪。

當壞事發生就覺得自己很糟糕?你所經歷的一切 並不能與你的價值畫上等號

開始執業不久後,我發現除了大腦生病的病人以外,大多數人的情緒問題,其實大多來自過度自卑。

陳俊翰律師是誰?身障平權鬥士離世:好的社會是能追求理想 「不被障礙所限」

說起陳俊翰這個名字,背後代表什麼意義?他是不受罕病禁錮的生命鬥士,是專攻人權與身障權益的律師,同時,他也是一名為心中信念不遺餘力的倡議者。

「如果你愛我就該給我錢」…憤怒會讓你變窮 影響自己與金錢之間的五種能量

很多人將金錢能量和愛的能量畫上等號,對於這個理論我不甚贊同,因為這樣的理論容易導致人們把「金錢」和「愛」混淆在一起,而造成「如果你愛我,就應該給我錢」的假象。我引導過的女性學生當中,有些人在小時候曾被媽媽耳提面命的教導:如果以後交男朋友,男方出門不付錢或不買禮物,就表示不是真的愛你。學生們因為看不清金錢和愛的真相,在親密關係中常為了金錢而誤解對方或爭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