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少子化助長教學現場惡化 普信生如何學習接受失敗?

賴清德、蕭美琴完成宣誓 正式成中華民國正副總統

直播/總統賴清德簽署人事令 任命行政院長

關於痛苦的意義:從榮格的「共時性」理論 看為何夢到飛機失事會成真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意義的來源

對許多人而言,他們的意義感來自於友誼,來自適合自己能力和增強身份認同的工作,來自於業餘愛好,來自於家庭,來自致力一生的事業。對有些人來說,意義是由所得、地位、權力或金錢所賦予的,因為這些東西可以支撐他們脆弱的自體感。對其他人來說,意義來自於我們有真正的重要的事情要做,有一些重要的工作、有一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人、有一些存在的理由,而不是平庸地過著虛度光陰的生活。人們可能會發現痛苦使他們能夠幫助那些有類似困難的人,就好像痛苦創造了一個內部空間,可以容納別人的痛苦。利他主義行為,如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的行為,似乎總有內在的意義(關於利他主義的進一步討論,見第五章)。

某次深深觸動的體驗可以賦予人意義,比如強有力的夢、藝術的體驗,或者神聖或超個人的體驗,如瀕死體驗等,這些體驗使人們意識到自己生命的目的。痛苦可以使一向非常理性的人對靈性體驗的現實更加開放。恩典(grace)之下,受苦者可能經歷超個人的心靈體驗,比如超自然的夢或幻象,這種體驗可能是非常正統的神聖表現,也可能很獨特,需要透過情感特徵來識別(Corbett,1997)。與超個人維度的連結,似乎可以自動地賦予意義感,我們感覺自己是某個整體的一部分,感覺幕後有個超然的秩序在運作,感覺生命有自己的模式;我們並非孤立的意識。有時,意義就像啟示一樣自發地出現,一種讓人絕對信服的內在認識。我們無法確定,在痛苦之中發現的意義是否來自靈性之源,或者只是受苦的人們面對痛苦的一種應對方式。

無神論心理治療師也許會認為,在宗教或靈性的情境中尋找意義純粹是防禦性。因此,這類心理治療師在與宗教人士工作時,必須要尊重他們、謹慎與尊重。

有一類重要的意義可以透過共時性事件而發現。榮格將這種現象描述為共時性(synchronicity),即當內在的心理狀態與外在的事件有意義地吻合時,例如,我們夢到飛機失事,而真的有飛機在我們做夢的時候失事。心理狀態和物理事件並不互相影響,但內在和外在的事件卻為共同的意義所聯繫。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共時性事件的意義是否純粹源自於主觀?榮格(CW8, para. 915)的立場是,除了主觀意義之外,在這種事件中還有一層客觀或固有的意義,一種先驗的、不受人控制的意義,我們能發現這類事件,是因為這類事件有超個人的背景。從因果來解釋事件往往是不足的,或者會陷入無窮循環之中。榮格希望我們思考的是目的論的重要性,或者說事件的未來目標是什麼。共時性事件常常帶給我們的印象是,有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的發生了,而且不可能是偶然發生的,一定是因為我們生活中更大的背景過程所導致,就好像這件事情「註定要發生」。共時性的體驗和宿命決定一切的感覺,兩者之間顯然有著某種聯繫。

圖為《受苦的靈魂:從深度心理學看痛苦的經驗與轉化》書封。心靈工坊提供
圖為《受苦的靈魂:從深度心理學看痛苦的經驗與轉化》書封。心靈工坊提供

這樣的情況下,關於「轉捩點」的文獻就很值得關注。轉捩點指的是在某個時刻突然發生了無法控制的、改變生活的事件(McAdams等人,2001)。這種事件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轉捩點通常是共時性的事件,可能會帶來「反事實思考」(counterfactual reection),即如果事件沒有發生,可能會怎樣(Kray等人,2013)。這樣的事件可能會讓我們覺得生活充滿意義,彷彿它是我們的命運。這件事也許會成為我們生命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們個人神話的一部分,為生活賦予意義。

※本文為心靈工坊出版的《受苦的靈魂:從深度心理學看痛苦的經驗與轉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諮商的療效:心理師與患者共同為「個人痛苦」構建一個令人滿意的故事

從靈性解讀痛苦的意義:上帝的意志或人們必須承擔的業力

從戰爭殺戮對人格的影響 看痛苦的消極意義和積極意義

為什麼壞事會發生?談痛苦的意義:我們可能過著不適合的生活

相關新聞

什麼是認知彈性?如何引導自閉兒控制情緒並保持彈性?對話技巧一次看

身體彈性,讓人們可以彎腰而不折斷身體、能夠適應狹小的空間、早上穿衣服可以塞進衣服裡。而認知彈性,則讓人們可以產生更多的解決方案與答案,辨識出一個策略或反應是無效的,並採取新方案、思考複雜或有衝突的訊息(例如:哈姆雷特是一位英雄,不過他也犯了過錯),以及懂得協調或妥協。對許多自閉症類群者而言,認知不靈活、缺乏彈性(或稱固著)可能阻礙交友、影響在普通班(融合教育)的學習、甚而招致飯碗不保。增進孩子的認知彈性,也會讓家長、老師與治療師的生活變得輕鬆一些。

北市特教師生衝突…他憶高中時期差點持棍棒打人 卻因「1段話」被溫柔接住了

在教育現場遇到與衝突時有一些簡單的操作手法,只不過這些技巧如果不是在一個能夠很好整合自己內在的老師身上其實很難應用,因為外在的應對受到內在狀態的驅動,所以要能夠確保老師們能夠安全與和諧地跟學生相處,不是透過一招半式就有辦法達到,需要的是長時間的自我照顧、覺察以及實際演練,才有辦法將「一致性」這個裝備安裝在老師們的身上。

北市特教生失控毆打老師…諮商師列衝動行為「循環7階段」:情緒爆炸時「減害優先」

這幾天在網路上流傳某高中課堂上的影片,我看過了,實在令人捏把冷汗。如果你沒看過,那也別找來看。這樣的影片不該被流傳,不然叫當事人情何以堪。

當壞事發生就覺得自己很糟糕?你所經歷的一切 並不能與你的價值畫上等號

開始執業不久後,我發現除了大腦生病的病人以外,大多數人的情緒問題,其實大多來自過度自卑。

陳俊翰律師是誰?身障平權鬥士離世:好的社會是能追求理想 「不被障礙所限」

說起陳俊翰這個名字,背後代表什麼意義?他是不受罕病禁錮的生命鬥士,是專攻人權與身障權益的律師,同時,他也是一名為心中信念不遺餘力的倡議者。

「如果你愛我就該給我錢」…憤怒會讓你變窮 影響自己與金錢之間的五種能量

很多人將金錢能量和愛的能量畫上等號,對於這個理論我不甚贊同,因為這樣的理論容易導致人們把「金錢」和「愛」混淆在一起,而造成「如果你愛我,就應該給我錢」的假象。我引導過的女性學生當中,有些人在小時候曾被媽媽耳提面命的教導:如果以後交男朋友,男方出門不付錢或不買禮物,就表示不是真的愛你。學生們因為看不清金錢和愛的真相,在親密關係中常為了金錢而誤解對方或爭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