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擁有這種基因晚年失智風險高 研究顯示症狀可能提早10年出現

車輪餅「1傳統口味」完全沒人買?一票人力挺:懂吃的人必點

春節富國島丟包旅客…年代旅遊林大鈞傳投資成立新旅行社 觀光署回應了

陸客赴香港投保再現熱潮 儲蓄型產品最受青睞

大陸訪客到香港投保熱潮再度上演。 新華社
大陸訪客到香港投保熱潮再度上演。 新華社

大陸訪客到香港投保熱潮再度上演。香港保監局公告2023年保險業數據,其中大陸訪客個人人壽保險新單保費約港幣590億(新台幣2,408億元),較2022年港幣21億元飆升超過27倍,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平,僅次於2016年的港幣727億元。保費規模產生巨大變動的同時,與往年相比,儲蓄型保險比保障型保險更受青睞。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去年大陸訪客新單保費激增,主要仰賴第1、2季數據帶動,第3、4季數據有所回落。與以往保障型保險占60%、儲蓄型保險占40%的情況不同,去年大陸訪客購買的保單中,儲蓄型與保障型分別占60%及40%。

陸客赴港投保概況
陸客赴港投保概況

北京商報報導,除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表示,赴港投保熱潮的背後,主要受到香港與大陸全面恢復通關,交通和旅行限制得以放寬,使得大陸居民能夠更方便地前往香港。

此外,香港保險公司在保費折扣和促銷方面的積極策略,也刺激了大陸訪客的購買慾望。

去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大陸訪客的件均保費出現較大幅度提升,超過港幣20萬元(新台幣82萬元),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大陸訪客購買最多的終身壽險,件均保費更達到港幣51.78萬元(新台幣211萬元)。

大陸客戶是香港保險業務的重要客戶群,一度占據香港保險市場近40%。數據顯示,陸客赴港投保高峰出現在2016年,新造業務保費達到港幣727億元,占全港新單保費的比率達到39.3%。

受疫情影響,2021年及2022年大陸新單保費降至港幣6.8億元和港幣21億元(新台幣29億元和86億元)。

自去年2月6日零時起,大陸與港澳全面恢復人員往來後,香港的大陸遊客迅速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入境人次達3,400萬,其中大陸訪客人次達到2,676萬。除了通關以外,為了加速搶客,香港保險公司打響了價格戰,不少公司啟動全面促銷模式,給予客戶較大折扣。

多管齊下,赴港投保保費大增。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表示,由於2023年大陸訪客赴港投保的上半年保費規模達到港幣300多億元左右,而下半年則回落至港幣200多億元,因此研判2024年保費規模達到港幣590億元規模難度或較大,預計保費規模將與2018年和2019年持平。

對於購買產品結構變化的原因,徐昱琛認為,赴港投保的人群更加關注儲蓄型保險,這一情況與大陸相對應,即儲蓄型保險的熱度與保障型產品相比之下較高。這一變化也體現了相應人群在海外的較大投資需求。

保費 保險 香港

延伸閱讀

大陸1月實際使用外資年減11.7% 官方解釋受高基數影響

北京新增西安青島為赴港、澳自由行城市

夏寶龍抵港先視察機場 安撫商界:共謀新發展

港高才通54%就業 月入中位數6390美元 為港年增值43億

相關新聞

字節跳動「豆包」 成中國大陸最受歡迎AI聊天機器人

中國大陸科技公司字節跳動推出的「豆包」大模型,已成為中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

國際招商月 福州獲投資逾5300億

在5月18日於福建福州舉行的「萬商雲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會上,福州市現場簽約70餘個項目,總投資額超1200億元(人民...

軟銀證實清倉阿里股票 馬雲成為阿里第一大股東

軟銀集團宣布已出售其持有的幾乎所有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持股比例已降至接近零。這證實了今年1月的傳聞,當時有消息說軟銀持有...

手握一項「關鍵業務」 大陸電商基層員工1年收賄逾4億

中國前不久偵破一起民營企業內部腐敗案件。王某是電商平台基層營運人員,因為手握傢俱類官方旗艦店入駐的初審許可權,他在短短一...

璩靜離職前已自己開公司 李彥宏對員工說:你們才代表百度

昨天才被證實已離職的百度前公關副總裁璩靜,在仍擔任副總裁期間已自己另成立一家公司;據《第一財經》報導,今年4月24日深圳...

幣安趙長鵬認洗錢「判刑4個月」 擁1.4兆成為美監獄史上最有錢囚犯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去年在美國承認洗錢罪後,於4月30日被判處監禁4個月,遠低於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