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廢礦坑 變身農業園區
冬日暖陽照在海南臨高縣新盈鎮洋所村的田野上。割完一季水稻後,農民們堆土成壟,又忙著種上南瓜、辣椒和玉米等。放眼望去,平整開闊的耕地裡,作物長勢喜人。
新華社報導,新盈鎮大部分區域覆蓋著玄武岩。長期以來,當地村民就地開鑿石頭建房修圈,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廢礦坑。礦坑低窪積水,導致成片土地撂荒。
近年來,臨高縣下定決心做好「土地整治+」文章。新盈鎮借申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之機,清運石渣、修建渠道、培肥地力,逐漸將廢礦坑填平補齊,並造出萬畝田洋。在田間管理玉米苗的村民李富有怎麼也想不到,曾經的荒野轉眼間變成了一個個現代化農業園區。
歷史上,石礦為海南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收益,但也由此欠下了生態帳、民生帳。包括臨高縣在內,部分市縣因採礦造成山體裸露、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問題,生態修復勢在必行。
透過草木覆綠、廢渣治理、礦坑蓄水等措施,東方市大田鎮昔日裸露的採石場,重新披上了「綠衣裳」;昌江黎族自治縣叉河鎮的礦山,植被比例從不到1%恢復到95%以上;儋州市在蓮花山渣土堆上,建成了海南最大的熱帶櫻花園…
在臨高縣新盈鎮,當地政府引進社會資本,將廢礦坑及周圍地塊整體納入、統一修復。「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建則建的思路,我們對修復項目進行分類施策。」一家施工企業的總經理曹麗華表示
,「隨著一個個農業園區建設的啟動,荒田變良田,小田變大田,旱田變水田,為下一步發展智慧農業打下了基礎。」
田成方,路成網,旱能澆,澇能排。如今,新盈鎮的農業格局正在被加速改寫。臨高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林說,廢礦坑修復既治理了耕地,又增加了碳匯,還改善了人居環境,達到「一舉多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