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式跟拿鐵哪個比較傷胃?每早一杯咖啡「少做1件事」竟致胃潰瘍

MLB/煙火秀慶大谷日!大谷翔平第13轟討回全壘打榜領先

施工意外!陸軍二支部美崙營區工程鷹架倒塌…6名工人受傷

全口牙齦腫脹誤以為是腫瘤 醫查出是高血壓藥造成牙齦增生合併牙周病

患者因全口牙齦腫脹到牙科診所看診。圖/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提供
患者因全口牙齦腫脹到牙科診所看診。圖/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提供

1名60多歲男性因全口牙齦腫脹到牙科診所看診,醫師原本研判可能是腫瘤,但經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牙科醫師洪繹旻進一步診斷,發現是高血壓用藥造成牙齦增生合併牙周病,前後歷經一年多才治好。患者心情宛如洗三溫暖,從擔心罹患惡性腫瘤的鬱悶終於轉為開心,順利恢復健康的生活。

洪繹旻說,牙齒表面會有牙菌斑的生成,如果沒有正確清潔乾淨,隨著時間累積會在牙齒表面形成牙結石。由於牙菌斑裡頭富含非常多細菌,伴隨牙結石累積會導致牙齦發炎、牙齦浮腫,和發生口腔異味,初期為牙齦炎。當牙齦炎狀況持續,造成牙齒周圍骨頭破壞,即是牙周病的徵兆,症狀包括牙齒鬆動、牙齒位移、咀嚼無力和咀嚼功能下降,甚至會造成牙髓神經發炎。

他說,衛生福利部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約有47%患者牙周病問題嚴重,卻自認為沒有口臭或不自覺有牙周病而忽略就醫。牙周病的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好,千萬不要拖到了牙齒鬆動才來就診。

牙周病治療流程第一階段會依嚴重程度分為2至4次,療程中教導正確口腔清潔方式及觀念,並做深層清潔以去除致病因子牙菌斑、牙結石,治療後需等4至8周恢復期,再安排牙周病治療後的評估階段。

此時大部分發炎狀況會得到控制,針對骨頭缺損及較深牙周囊袋處仍須進行第二階段牙周相關手術,而後續規律的回診追蹤是預防牙周病復發非常重要的一環,每3至6個月需定期回診追蹤控制牙周病的狀況。

洪繹旻說,許多患者不了解自己牙齒狀況,導致牙周病問題很嚴重才願意接受治療,往往造成牙醫師也無力回天,最終只能進行拔牙與重建的道路上。近幾年來植牙技術的進步,的確解決了許多飽受缺牙所苦的病人,讓他們能保有咀嚼力,但若植牙若沒有定期保養,未來也容易面臨到牙周病相關的問題,導致植體周圍發炎,甚至植體鬆動的情形。

因此,建議國人平時應該多吸收健康資訊,增進醫學知識,培養預防牙周病的正確觀念,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牙科醫師洪繹旻。圖/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提供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牙科醫師洪繹旻。圖/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提供

牙周病 牙齒 醫師

延伸閱讀

北市議員王欣儀罹癌住院 今開刀切除腫瘤…術後現況曝光

淋巴瘤、腫瘤檢查用藥暫缺貨 食藥署專案輸入應急!鎵-67是什麼,用於何時?

冏!小黃司機頻放屁臭薰乘客 原來是肚子裡藏了顆大肉瘤

飼主過世忠心德牧不吃不喝!生病竟被家人賣到狗肉館 牠呆坐貨車裡絕望流淚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去年消費申訴創10年新高 線上遊戲連3年奪冠!外送爭議第2名

去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但隨之消費申訴也跟著變多,去年行政院消保處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逾7....

蔡政府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惡遺毒 勞團喊話賴政府還我七天國假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夕,工鬥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要求新執政團隊全面修善勞基法,高喊「新政府開車,不能靠功德」。台灣勞工2...

賈新興:熱帶擾動醞釀成颱機率2至3成 20日起至6月下旬降雨偏多

把握這幾天好天氣,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在YouTube頻道「Hsin Hsing Chia」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