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整修歷史建築月涵堂 作為台北教學活動據點

清華大學位於台北校區的「月涵堂」修建工程今天動土,預計民國116年底啟用,作為台北政經學院、推廣教育中心、華語中心等單位的教學、活動據點。國立清華大學月涵堂,文資委員會同意登錄為歷史建築。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清華大學位於台北校區的「月涵堂」修建工程今天動土,預計民國116年底啟用,作為台北政經學院、推廣教育中心、華語中心等單位的教學、活動據點。國立清華大學月涵堂,文資委員會同意登錄為歷史建築。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清華大學位於台北校區的「月涵堂」修建工程今天動土,預計民國116年底啟用,作為台北政經學院、推廣教育中心、華語中心等單位的教學、活動據點。

清大今天的動土典禮有不少學界、政見人士出席,包括前後任台北市長柯文哲、蔣萬安,以及3名前教育部長吳清基、蔣偉寧、葉俊榮,一同見證歷史的一刻。

清大校長高為元表示,清大在台灣建校時,就是以月涵堂所在處台北市金華街110號為籌備處,「這是清華在台灣生根的起點,如今也將成為清華邁向未來的起點。」清大在台北設立基地,有助於展開全方位、跨領域的國際合作,延伸學校影響力。

月涵堂前棟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將依法保存修復,後棟則拆除改建為地上12層、地下3層的大樓,未來主要作為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教學及舉辦學術講座使用,清華推廣教育中心及華語中心也將在台北開課。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表示,學院設立的目的,是為培養以亞洲為重心的國際政經人才,迎接未來世界挑戰、解決問題、引領思潮。今天在身處台灣政經中樞的台北市精華地段設立教研基地,踏出重要的一大步。

黃煌雄指出,台北政經學院已邁入第3屆招生,理念得到國際學術機構的認可及支持,今年增加了2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獎學金名額,將有更多海外優秀學子申請來台。

台北市長蔣萬安致詞表示,台北政經學院絕對有潛力與世界一流大學並駕齊驅,發展出獨特特色,吸引國際學生就讀,「站穩台灣,放眼世界。」北市府也一定會在工程方面全力協助。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表示,日本有松下政經塾、新加坡有李光耀學院,相比之下,台灣缺乏真正培養政治人物的學院,期許台北政經學院未來能成為「政治人物訓練班」。

根據清大提供的資訊,月涵堂的修復及後棟新建工程,總經費約新台幣9.3億元,由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出資,建成後捐贈清華大學。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以個人資產獨自捐助30億元給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使用,未來新建的大樓中,會將200席的演講廳命名為林陳海講堂。

清大 清華大學

延伸閱讀

尷尬!蔣萬安、柯文哲出席活動座位排一起 柯會後反嗆這句

影/為監視器案槓上 蔣萬安、柯文哲動土典禮上交鋒

監視器案燒 蔣萬安反問柯文哲:為何簽2200費率專案

4月電價漲 蔣萬安再提北捷:盼中央專案補助

相關新聞

讀物理未來只能去產線輪班? 人力銀行曝數據:月薪近7萬、滿意度逾7成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問:「唸物理所的出路是什麼?是不是都要去科技業產線輪班?」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有網友認為,說到未來職涯發展,純物理系畢業是不好找工作的,建議讀電機然後花時間多修一些物理課程,讓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底子更紮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是要看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來選擇,「說真的,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

與學生們聚餐 管中閔因這理由「吃不到」:AI時代我活得真BI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昨(19日)在臉書分享一則趣事,表示自己與三位已經踏入學術圈的博士畢業生共進午餐,三人雖然已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任教,卻笑稱「預算被刪」,只能點三人套餐,讓他這位老師只能在一旁陪坐、看著學生們開吃。他幽默表示:「這是AI時代,但我感受到的卻是BI(音似台語的悲哀)」。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中山、高雄大學擬併校…中山近7成7學生反對 2校生皆首選「這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備受討論,兩校學生會近日針對合校支持度、校名及學生擔憂等項目進行意見調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