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碩學士占比連年升 師憂生源失衡恐損頂大競爭力

台灣公立大學學士班學生占比連年增,碩士班更突破七成,但學者指出,頂大越招越多,卻不見得招到適合的學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公立大學學士班學生占比連年增,碩士班更突破七成,但學者指出,頂大越招越多,卻不見得招到適合的學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近日公告統計比較我國和OECD國家高等教育學生人數結構,台灣公立大學學士班學生占比連年增,碩士班更突破七成。學者指出,公立大學尤其頂大招生愈來愈多,不一定招到適合的學生,近年國際排名未上升甚至下降是警訊,頂大想競逐國際,應對接具研究能量的學生,對人才培育、研發才有助益。

教育部統計指出,自2019年至2021年,公立大學學士班學生占比從32.1%緩升至34.2%,但占比提升連帶影響私立大學,私大學士占比則從67.9%緩降至65.8%。此外,國內碩士班公、私立分佈更偏向公立大學。2019年公立大學碩士占比已逾七成,2021年達71.6%;公立大學學生比例增導致私大學生占比遞減,跌破30%。

因應高教公共化以及產業發展,近年公立乃至頂尖大學外加名額增加、招生名額逐年增,學生進入公立大學的機會已比過往來得高,但前台大教授、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系教授何志浩分析,站在人才觀點,頂大其實不應收太多學生,而是應準確招收確切有研究潛力、量能的學生,若學生能力次之則應向下釋出,讓其他大學也有餘裕招到生源。

何志浩說,現況是頂大愈招愈多,以至於沒這麼認真的學生也能入學,應是讓研究型大學對接具有研究能量的學生,對人才培育、研發才有助益。近年學生收得多但國際排名卻未上升,研究是否傾向重量不重質,也能看成是國內未進步,但顯然他國已在直追。

何志浩表示,台灣跟隨產業潮流擴大資通訊人才是對的方向,但在人才、資源安置上應更妥適,否則學生認為資源唾手可得便不會珍惜,對學校而言也是虛擲。

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表示,當年就讀台大時全校約一萬五千人,至今已增至三萬人,學生數增但資源卻沒有顯著成長。再者,頂大擴充招生數導致學生往國立大學擠,私立大學收不到學生,很多優秀的私立大學教授無法一展長才,人力無法善用。

吳瑞北說,傾向頂大不要再增加,甚至應該減少一些名額,但台灣普遍狀況仍是家長希望孩子拿頂大學歷、業界喜歡頂大人才,若狀況無法改變,應思考讓頂大結合私大互相拉拔,並找業界合作共同育才。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指出,推動高教公共化讓頂大增加員額是最簡單的方式,但公共化不會全側重頂尖大學,而是讓人民有更多機會接觸、有權選擇高等教育。增加公立大學招生數不失為一種方式,但政府也可思考透過資源挹注私立大學讓其「準公共化」,都有助於世代正義。

台大 高教 教育部 大學生

延伸閱讀

對接《東協數位總體規劃2025》 廣西支持數位經濟企業加強合作

私立大學國際排行碾壓清交成 大學衝高分數有「門路」

台大、私立大學「個人申請」比例拚過半 112招生先搶先贏

柯建銘批高虹安讀博士浪費公帑 高虹安今提出三點自清

相關新聞

惡犬橫行咬傷學生 清大增設圍捕片

國立清華大學校園近日流浪惡犬橫行,上周起陸續發生3起學生遭咬傷事件,「黑犬幫」引發校園內人心惶惶。校方指出,已由生輔組持...

惡犬橫行清大女宿!學生遭咬「腳踝全是血」送醫 1犬落網2隻仍在逃

>近期清華大學校園頻傳有外地的流浪狗進到校園內,甚至對學生發動攻擊。有學生po文表示,一周內就發生3到4起被咬傷事件,讓學生們人心惶惶,也對校方的處理態度有所質疑。對此,清大懷生社也在臉書分享,昨晚深夜已捕捉到3惡犬中的1隻,而校方也預計在周六與動保所開會,研擬誘捕計畫。

善用ChatGPT 東海深化AI教育

聊天機器人ChatGPT持續熱燒,東海大學鼓勵學生使用ChatGPT做為輔助工具設計AI程式受到矚目。東海軟體工程與技術...

大學宿舍漲聲不斷 台大也跟進

台灣各大學宿舍近年「漲」聲響起,近年包含清華、中央等大學宿舍紛紛喊漲,台灣大學委外經營的學生宿舍「太子學舍」也挺不住人事...

馬偕、真理大學 兩校法人擬合併

濟南教會月初舉行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表決通過馬偕學校財團法人與真理大學財團法人兩校董事會合併。教育部昨證實,去年底...

廉署中調組入興大 挨批違大學自治

廉政署中部地區調查組現址位於南投市光明路,因該處被畫入中興大學南投校區,將搬至興大台中校本部舊園藝系館與老舊宿舍群興大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