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京城銀工會通過員工安置方案 與永豐金合併只差最後一步

方濟各未完成心願!任教宗至死沒回阿根廷 外媒曝可能原因

查罷綠委蘇巧慧連署!領銜人、召集人20萬元交保 檢抗告遭駁回

女大生嘆「讀交大好自卑」 同學常出國、開名車「輕鬆讀也能有好成績」

有就讀交大同學反應,自己來自窮人家庭,自己除了讀書以外,還因為家境狀況需要打工,和「常出國、愛療車」的同學格格不如,自曝「讀交大讓我好自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就讀交大同學反應,自己來自窮人家庭,自己除了讀書以外,還因為家境狀況需要打工,和「常出國、愛療車」的同學格格不如,自曝「讀交大讓我好自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的目的可以促進階層流動,除了讓學生能夠擁有受教權以外,也能讓窮人有翻身的機會。可就有學生分享自身經歷,自己來自窮人家庭,而後考入讀國立交通大學資工系,自己除了讀書以外,因為家境需要打工,可是同學們「常出國、愛聊名車」,且輕鬆都能有前半段排名,自曝「讀交大讓我好自卑」。

有網友在Dcard以「讀交大讓我好自卑」為題發文,自己來自於窮人家庭,努力考上交大資工,但是除了讀書以外,還因家境狀況需要打工,可自己的同學卻常常出國、很愛聊名車,同學們輕鬆讀也能有前半段的排名,而自己犧牲休息娛樂,排名才能勉強拿到70%左右,讓他深覺「讀交大讓我好自卑」。

網友看完後也勉勵原PO,有人表示,自己在墳場長大,後來完成大學學業後進入全球知名企業工作,雖然讀書期間有自卑感,但始終勉勵自己可以把書唸好,期待可以翻轉人生,並鼓勵原PO,「能夠進交大資工,都絕對不是泛泛之輩,妳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覺得學習成效不如人,而產生氣餒;可能的話,用一種欣賞的角度來看待那些成績優秀的人,甚至可向他們請教自己不瞭解的點。試著將挫折當成是另一階段的成長動力,也算是豐富了自己生命」。

網友也紛紛勉勵原PO,「等你畢業一年賺200、300萬就可以翻轉人生了」、「的確家裡條件不好的話,會讀得比較辛苦,但這是妳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好好加油」、「你能走到這一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加油哦,會越來越好的,以你的學歷找個家教應該會比打工輕鬆一些吧」、「過來人建議,這是一個階段,千萬要撐住繼續往上讀到研究所,以後的你會感謝現在的你」。

交大 大學教育 資工 陽明交通大學

延伸閱讀

學生難留?台大「這系」轉出率近40% 恰與成大出逃榜首同領域

畢業典禮被台下學生連環CALL!郭台銘一臉疑惑反應曝 本尊2度高EQ神回

網友發現圖書館有「1科系」狂讀書 直言:絕對不要讀這系

相關新聞

業界受歡迎?他學測爆了考慮讀「台科大」 網曝優勢:不分系很頂

不是高職生就讀「台科大」有何優缺點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今年學測考得不好,父母不希望他考分科測驗,因此正在考慮台科大「不分系」,也聽說台科在業界很受歡迎,未來希望去外商工作,對此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個申放榜醫學系不再最頂 實習醫學生後悔:醫療環境因「4件事」惡化

醫學系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心目中高分群的首選,然而今(2025)年申請入學放榜後,牙醫系入學分數正式超越醫學系,讓一名實習醫學生在論壇上稱有點後悔自己的選擇,更感嘆對醫學的初衷與現實有落差,因為要面對救人戰戰兢兢的心情、優渥薪水是高工時堆疊的假象、對於掛號費與自費醫美有雙重標準的民眾等。

申請入學放榜!醫學系被超車 住院醫師:工時2倍、薪水卻少牙醫四分之一

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放榜,醫學系不再是全台最高分的科系。一名男網友在論壇指出,不僅台灣大學牙醫系的錄取門檻已超越同校醫學系,別間大學牙醫系的錄取分數也普遍高於同校、甚至其他大學的醫學系。原PO還透露,自己是29歲的住院醫師,和牙醫系的朋友相比,工時是他們的近2倍、月薪卻少4分之1,讓他嘆道,「台灣公衛最低薪水、最高服務」。

個申一階超篩人數破百校系 集中電資

受人工智慧(AI)熱潮影響,電資科系招生熱絡,今年大學申請入學一階超篩人數破百的校系,都集中在電資,其中成大、元智電機系...

申請入學自費醫學系 56級分有機會

大考中心昨公布學測五標,補教業者表示,數A頂標下降,對頂尖大學影響不大,但中字輩與地方公立大學的二類組錄取門檻可能降低約...

大學考招教戰/個人申請面試3錦囊 答題練習說故事

不少大學科系個人申請需要面試,考生不妨趁著新年假期,在家中好好練習面試秘訣。得勝者文教多元入學專家胡天爵根據多年指導學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