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閱讀數學/哪項基礎能力「目前」最不受到AI的影響 (下)

上週聊到OpenAI的一份報告,分析各職業在不同的前題下,受到AI的影響。其中,如果是以最廣泛的定義,在1016種職業中,有高達8.5%,總計86種職業被判定100%受到GPT或是GPT相關軟體的影響,其中包括了數學家。然而,如果我們討論基礎能力的話,或許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結果。
基礎能力包括如口語表達、寫作、主動學習、批判性思考、數學、寫程式等。研究結果顯示,以直接影響來說,數學與「受到GPT影響」成負相關,但在最廣義的定義下,則有高相關性。
我的想法是,就像很多人提到的,GPT在計算部分並沒有那麼擅長,但他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介面,讓原本就已經開發成熟的數學軟體如Wolfram可以被更廣泛應用。除此之外,所有基礎技能中,與「受GPT到影響」呈現最相關的是寫程式與寫作;與「受GPT到影響」呈現最負相關的是科學(science)與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科學與批判性思考的定義分別為「運用科學法則與方式來解決問題」、「運用邏輯和推論來評估問題的答案、結論、或解決方式之優劣」。另外像學習策略,指的是在學習或教授新知時,選擇合適的教材或學習步驟。也是相關性較低的一項基礎能力。
我自己覺得,這幾項能力都是相較於知識,更像是108課綱所想表達的「素養」,甚至再更深層一些,是我們面對問題時,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思考方式、做事方法。
雖然還不知道該怎麼很具體、直接地培養這些能力,但我相信很多父母、老師應該也都思考過,到底面對未來的AI世界,該教孩子什麼?上述關於基礎能力的分析結果,我覺得或許揭露了一些方向。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