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文茜爆施明德住加護病房 孩子急回台為父打氣

中山大學攜國中小學生共構高雄故事 漫畫轉譯在地特色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規畫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教學員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以漫畫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規畫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教學員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以漫畫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USR計畫團隊以漫畫做為文化轉譯工具,攜手金漫獎作者陳小雅「有橋漫畫工作室」,規畫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參加的國中小學生,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循序漸進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創造花枝人、芋頭姊、香蕉哥可愛人物,還將圖書館和古蹟擬人化!

學員們來自興仁、福誠、五甲、翠屏國中,以及前鎮、紅毛港、鎮昌、楠陽、陽光、大東、五權、明正、內惟、漢民、東光等國小。

工作坊由USR計畫「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由高雄舊港新灣出發」推動,講師在引導學員發想前鎮特色或高雄物產的過程中,除了輕軌、捷運、八五大樓、圖書館與古蹟等建築物及硬體建設,農漁產品如花枝、花枝丸、芋頭與香蕉也納入腦力激盪,更有學員拆文解字,讓「前」字化身三個人物,相互比拚誰才是真正的「前鎮」,想像力十足!

有橋漫畫工作室負責人陳小雅表示,希望孩子在自己的家鄉、不用跑太遠,就可以有很好的漫畫課程可以上!她是2012年金漫獎漫畫新人獎佳作得主,近期創作《四個初夏的藍天:虎尾眷村今生》,獲Books from Taiwan列為今年十大漫畫選書,創辦的工作室持續關注地方文化元素轉譯,也積極投入漫畫教學推廣。

西灣學院院長王宏仁表示,2019、2020年都曾舉辦類似活動,今年除了延續計畫精神,邀請專業師資授課,也更細緻地針對青少年設計課程,期許透過不同轉譯工具的示範與運用,由大學端攜手國中小,持續挖掘、探索地方知識,也讓地方知識的學習與體驗更豐富有趣,深化地方學。

講師席加與皮鹿認為,畫畫讓大家更認識這個世界,也培養用不同角度去欣賞世界的樣貌。學員家長也主動回饋,孩子打從心底感謝老師不辭勞累南下來教大家!課程很好玩,老師溫柔有耐心,希望下次再舉辦。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規畫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教學員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以漫畫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規畫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教學員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以漫畫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規畫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教學員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以漫畫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圖/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規畫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教學員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以漫畫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圖/中山大學提供

圖書館

延伸閱讀

高雄肉品市場喊遷多年未成 議員撂重話:不惜擱置預算

即將揭曉! 2022《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米其林指南》星級美食餐廳名單

「找死」男女!超能力漫畫《不死不運》確定動畫化 《JOJO》系列大衛製作操刀

談高雄選情 柯志恩預估9、10月選情增溫

相關新聞

聯合盃作文決賽 北區逾千人筆戰

「第17屆聯合盃作文大賽」總決賽昨在台北開南中學、台中明德中學、台南南二中、金門金城國中四地同步登場,共2940名學生參...

聯合盃作文決賽 考生喊有難度

「第17屆聯合盃作文大賽」決賽昨天登場,中區試場位於台中明德中學,840名參賽者同場較勁。國小組題目為「黑、白」兩支筆泛...

比數學難?國一藝術課本8圖猜卡通人物 正解曝光網直呼:太難了吧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國中學習討論群」發問,貼文中曬出國中一年級的藝術課本,其中一題問答中列有多個不同顏色的「同心圓」,並要學生試著猜猜看...

73棟校舍無使照 新北:安全無虞

新北2018年被揭露有197棟未領有建築執照、使用執照校舍,估計約4萬名學生在高危險校舍上課,議員質疑,迄今仍有近100...

廣興國小 特色課解招生困境

彰化縣、南投縣多校原本岌岌可危,打造出辦學特色後,脫離裁併名單,也吸引穩定生源,翻轉小校命運,甚至吸引學生跨區就讀。

北一女等3高中 將各減招一班

受少子女化衝擊及配合一○八課綱推動,台北市教育局昨宣布,一一三學年公私立高中職,每班調降一人,其中北一女、成功高中、內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