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幼教師午休摸男童生殖器猥褻24次!「這原因」獲緩刑

「沒有牧羊人身上沒羊群味」 賴清德勉新閣:傾聽民意

工程創意競賽邁入第9年 今年255隊參賽歷年最多!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屏東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廣科普教育,連續舉辦9年的工程創意競賽,今天上午於屏東和平國小體育館登場;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今年特別加入「廢材機器人」比賽項目,除藉由競賽激發創意、培養邏輯思考更讓學童提升環保意識。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今天上午於屏東和平國小體育館登場,共有6個不同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讓各校參賽學生,發揮創意,設計可動機器人,角逐遙控足球機器人賽、機器人火星探險賽等創意競賽。

全國工程創意競賽裁判長宋德震說,除透過競賽激發學童創意與培養邏輯思考能力,今年特別加入「廢材機器人」比賽項目,希望學童能利用環保的概念,將生活產生的廢材當作材料再利用製作出機器人,此外,也希望透過比賽平台,達到學生學習與交流的目的,也培養動手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宋德震還說,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已經邁入第九年,今年也是歷年來,參賽隊伍最多的一次。

縣長潘孟安說,培養跨領域整合與解決問題的學習,是每個學生未來須具備的能力,同時也希望從基礎教育著手,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更期盼藉由競賽培育出更多未來工程、機械科技的工程人才。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屏東縣長潘孟安今天上午出席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屏東縣長潘孟安今天上午出席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今年特別加入「廢材機器人」比賽項目。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今年特別加入「廢材機器人」比賽項目。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今年特別加入「廢材機器人」比賽項目。記者陳弘逸/攝影
2021年屏東縣長盃-全國工程創意競賽,共有來自6縣市255支隊伍參賽,今年特別加入「廢材機器人」比賽項目。記者陳弘逸/攝影

屏東縣政府

延伸閱讀

有山有海有遺跡! 不只有墾丁的屏東超好玩,步行可達南台灣最大瀑布超壯觀

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聯絡道工程施工 安南區長和路段管制

振興加碼屏東購累計消費5.3億元 今抽出1輛百萬休旅車

引入自然天光與綠意 屏東縣總圖獲台灣光環境獎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