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化老屋轟然坍塌!婦人遭殘瓦斷梁活埋 兒子見母「僅剩手臂」急求救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111年度績優計畫頒獎典禮紀實

▲「111年度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頒獎典禮暨記者會」與會者合影。
▲「111年度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頒獎典禮暨記者會」與會者合影。

【文.鄭旭成/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調研專員、張鏽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助理研究員】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專案辦公室於2024年3月7日,假國家圖書館舉辦「111年度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頒獎典禮暨記者會」,活動邀請153位績優計畫獲獎教師、12學門/專案召集人、6所區域基地代表,教育部及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貴賓共襄盛舉,總計196位學術先進與會,人數為歷年之最,盛況空前。

教育部自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教學創新」始終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價值所在,乃是具體促進教師對教學方式、課程設計、教材選用的反思,重新建構教學歷程達到有效的學習成果。本次頒獎典禮邀請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親自授獎,除了向獲獎教師以己身實踐研究、教學、服務三大核心事務表達最誠摯的賀忱與感謝,潘部長也表示,藉由6所區域基地的推廣和社群分享,展開AI輔助教學、跨領域等議題的討論,同時研究成果可以結合教師的生涯發展,這幾年實施下來,確實看到愈來愈多好的成果。

計畫總主持人黃俊儒特聘教授致詞時指出,隨著計畫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落地生根,吸引愈來愈多的熱血教師投入,這座舞台讓努力投入教學的熱血老師們得以站到台前,齊聚榮耀成果,未來也將成為計畫的種子,扎根於全國大專校院,為改變高等教育的教與學氛圍,帶來實質助益。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教育學門獲獎教師合影。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教育學門獲獎教師合影。

績優代表分享

頒獎儀式之後,為能創造與會者交流契機,專案辦公室邀請社會(含法政)學門獲獎者-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劉康慧教授,以及數理學門獲獎者-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建洲副教授,以簡報方式分享計畫的執行經驗與心得。

「學以致用」四個字貫穿了劉康慧教授的整個研究,「創建與測試工作室學習的有效性:解決非營利挑戰」計畫的起心動念是想設計一套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在知識學習、參與動機、個人能力的展現。為能串聯學生課堂知識與現實世界問題,課程設計以「非營利組織的數位轉型」為核心議題,使學生能沉浸在真實的案例學習(case study)、工作室學習(studio learning)、實習經驗(internship)的學習環境當中。

從7個非營利組織在數位轉型時面臨的核心問題為發想,將學生分成12組,透過問題的討論與延伸,持續深入問題核心,分別提出12個行動解決方案。其中,課程安排2次與組織代表的線上對話,不斷從中修正解決問題的方向,最後安排期末成果發表,由組織審視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與完整性。

本計畫最令人醉心的部分是,學生面對的問題即是非營利組織面臨的數位轉型困難,同時具備真實性以及與實務的連結性,藉由換位思考的過程,提出全新的解決方案;此外,透過工作室學習方式,能將知識理論轉化為實務經驗,有效地激勵學生投入課程、提高學習動機與成就感、增進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專案成果,並賦予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呼應學以致用的目的。

▲績優教師代表分享-國立臺灣大學劉康慧老師。
▲績優教師代表分享-國立臺灣大學劉康慧老師。

科技大學的新生組成多元,在不同的數學修習歷程與經驗下,反映出學習微積分的困難,最大的問題在於「題目有變化時就不會計算」,顯示學生的學習層次停留在知識記憶,無法提升至問題解決的高層次思維。是以,林建洲副教授「導入運算思維培養演算法建構能力的微積分教學」以「運算思維」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軸,導入心智歷程、實作歷程2個階段,包含問題拆解、抽象化、樣式辨識、演算法設計、成果產出5個學習歷程。透過事先設計的演算流程結果檢測表,讓學生先畫出解題流程圖,拆解演算步驟後,再開始檢證計算結果,透過圖像化、碎片化、步驟化,來增進學生的演算能力。

在學習成效表現上,導入運算思維在微積分教學中非常成功,除了在記憶、理解的層次表現良好(提高答題正確率、微積分知識增能),在應用與分析層次則提升了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並學習遷移至其他的學習科目。

2位績優計畫獲獎教師的執行經驗,皆是計畫中重要的無形資產,可以透過本計畫成果交流平台(https://tpr.moe.edu.tw/achievement/plan)查閱內容。自108年度開始,專案辦公室即透過文字、圖片、影像等方式,紀錄績優計畫教師的教學歷程,期許藉由心得分享,啟發更多的學術先進投入教學創新的行列。

▲績優教師代表分享-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建洲老師。
▲績優教師代表分享-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建洲老師。

論壇-關鍵時代的大學教學

績優計畫分享結束後,典禮即進入論壇環節,論壇的舞台塑造一個讓教師能暢所欲言的空間,分享執行計畫的辛勞與體悟。本次論壇邀請4位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希望從多元角度思考如何培養後疫情世代學生的學習素養與社會連結能力,同時,也期待不同領域的嘉賓能透過對談的方式,相互觀摩學習,激盪出更多的新穎元素應用在未來的教學當中。

提到了後疫情世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康珮助理教授思索道:「普世價值愈來愈關乎知識的實用主義,但在中國文學的範疇,文學美學與人文素養的底蘊,往往難以具體展現實用性。」因此,她以「提高學生敘事能力」為目標,將編輯刊物作為楔子引學生入門,在敘事的過程將零碎、單一的事件脈絡化,打造實體刊物,此結合實務經驗的方式深受學生肯定。

同樣為提升學生的敘事力表現,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許惇偉副教授則戲稱自己使用了復古的「一對一個別指導模式(tutorial)」。囿於學生的表達能力有限,無法聚焦主題脈絡與鋪陳,資訊的呈現也有待加強,因此導入「資訊圖表製作」來訓練學生的敘事能力,藉由迭代的個別指導,讓學生逐步學習如何處理資訊,並能整合思維來完成敘事的歷程。許老師表示:「面對疫情世代的學生,可從教師在實體課堂中賦予的價值來思考,這就是我們與線上學習最大的差異。」

對於陪伴學生成長,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楊嘉玲助理教授心有戚戚:「面對年齡、學習力、成熟度皆尚待養成的專科生而言,不能使用成人教育的學習理論來帶領他們。」如同計畫的初衷,回歸教學現場來發想,因此導入了學思達教學法,訓練學生自學反思的能力,但也提醒道:「要能接受學生的批評,並從中反省、回饋到未來的課程設計當中。」而當感受到自身能力有限時,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教學社群,學習新知識外也可以汲取滿滿的正能量。

壓軸分享的是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李雪菱副教授,其同樣有感於教學社群的重要,因為社群夥伴砥礪扶持的力量,給予了她教學研究的熱情,讓她能善用場域,完成跨學科、跨領域、跨校鏈結的USR計畫;在帶領學生的過程中,透過滾動式的行動研究,學生慢慢地從跨文化課程中認識、理解、表達,提升跨文化的認知能力,再慢慢自我檢視、謙卑,進而去幫助他人或社會。

▲關鍵時代的大學教學-教學實踐研究論壇現場,由左至右依序為許惇偉老師、楊嘉玲老師、李雪菱老師、康珮老師、 黃俊儒老師。
▲關鍵時代的大學教學-教學實踐研究論壇現場,由左至右依序為許惇偉老師、楊嘉玲老師、李雪菱老師、康珮老師、 黃俊儒老師。

重新塑造現代大學的價值

詼諧中帶點嚴肅的對談分享,讓台下師長笑聲不斷,而與談人觀察的教學現場困境,也是課室中亟待思考的痛點。疫情世代的學生歷經長時間的線上學習環境,具備高度的資通訊技能,強調自主與實用的學習價值觀,而當回到實體教學場域,若教師的角色僅剩下知識傳遞的功能,將更難以刺激疫情世代學生投入學習。

因此,除了從提升學習層次著手,以生活或職涯應用為誘因,融入敘事能力、問題解決、自我反思、合作決策等高層次思維,走入實務情境與場域──大學教師只要願意面對複雜且具挑戰的問題,必然可以看見正向的改變,如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林建洲副教授所說:「教學本位經過教學設計的再造,實施教與學的歷程,而教學實踐成就了教學本位,教學本位成就了學生能力,學生學習成就回饋了教師。」

歷經過去的辛勤耕耘,在計畫推動至第七年的此時此刻,臺灣高等教育教學實踐研究的未來彷彿進入了新的紀元,正如計畫總主持人黃俊儒教授的信心與期待:「各位教師對教學的著重,開啟教學的良性循環,重新塑造現代大學的價值,最終能回饋到學生身上。雖然改變的道路很辛苦,但看看在座的與會師長,您們並不孤單,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將扮演最堅強的後盾,串聯政策與計畫、區域基地與支持措施、學校與教師,兼顧點、線、面的全方位支援,讓我們在SoTL的大道上繼續攜手前行!」

教師 疫情 評鑑雙月刊

延伸閱讀

花蓮強震募款倒數2天 LINE Pay管道今提前關閉

埃及簽署用地協議 將成為中東最大風電開發案

全民權證/緯穎 押價內外5%

義民高中彩繪杯墊義賣獲響應 盼愛心助花蓮重建

相關新聞

校長洩露性平案個資僅申誡1支 桃園教育局被監委糾正

桃園市中壢某國小張姓校長為澄清自己處理學生性平事件未吃案,去年11月在教師周會公開說明案情,害該生身分曝光遭鄰居非議及房...

學齡2歲入3歲班?公私幼不同調

台灣長期面臨幼兒園兩歲專班太少的問題,導致幼兒無校可念,教育部昨天召開會議,邀請教育、家長團體,討論「幼兒園三歲專班招收...

立委憂新型專班重演黑工爭議 教長:問題學校已遭重罰

教育部近年推動國際生「新型專班」,透過企業和國發基金補助,要求國際生畢業後留台2年,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有立委擔心重演過去...

桃園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教長潘文忠:待調查結果出爐

網上流傳桃園市某高中霸凌影片,影片中一名女學生遭亂剪頭髮,引發全台關注。對此,今日立委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問及此事...

台灣史巨擘 曹永和故居面臨都更危機

台大附近溫州街五十二巷原矗立四棟共八戶日治時期官舍,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人類學家陳奇祿等學者生前都曾長住此巷,為台灣文...

無悔意!桃園女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議員爆「加害者道歉後竟提告」

桃園市大園區某高中上周傳出校園霸凌,一名女學生遭女同學甩巴掌、亂剪頭髮。受害女學生家人事後提告,但市議員黃瓊慧今晚爆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