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26大罷免整理包/我有投票資格嗎?住哪裡能投票?上班怎麼辦?規定一次看懂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選舉公報夾反罷文宣 詹江村控王義川自導自演、里長回應了

劇作家馬森辭世享耆壽92歲 代表作「孤絕」成現代人鮮明註腳

作家馬森2023年12月3日於加拿大辭世,享耆壽92歲;馬森學養橫跨中西,長於當代小說與戲劇的創作與研究,筆觸敏銳,風格鮮明,關懷文學與社會。圖/馬森家屬提供
作家馬森2023年12月3日於加拿大辭世,享耆壽92歲;馬森學養橫跨中西,長於當代小說與戲劇的創作與研究,筆觸敏銳,風格鮮明,關懷文學與社會。圖/馬森家屬提供

劇作家、小說家、文學評論者馬森去年12月3日於加拿大辭世,享耆壽92歲;其訃告由夫人徐秀玲於今(4)日發布,並表示為遵其遺願,後事從簡。文化部長史哲聞訊深表哀悼與敬意,並表示,馬森學養橫跨中西,長於當代小說與戲劇的創作與研究,筆觸敏銳,風格鮮明,關懷文學與社會,其小說「孤絕」一詞,更成為現代人最鮮明的註腳,留給讀者深刻的印記。

馬森本名馬福星,學名家興,筆名白寧、牧者、文也白、飛揚、樂牧等,出生於1932年10月3日,1949年來台。畢業於台灣師範學院國文學系、國文研究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曾就讀法國電影高級研究學院(Institut deshautes études cinématographiques, IDHEC)、巴黎大學漢學院博士班。1965年與金戴熹、熊秉明等留法學生一同創辦並主編「歐洲雜誌」。學成後陸續於國內外多所大學任教,一度兼任「聯合文學」總編輯。1987至2000年受聘任教於成功大學中文系,台南因而成為他定居最久且最為深愛的土地。

文化部表示,馬森創作以論述、小說、劇本為主,兼及散文。他深受存在主義影響,關懷現代人在中西文化衝突之中,無所依從的孤獨心靈,作品多縈繞於個人如何受到傳統倫理的限制與禁錮,以及試圖逃離時的掙扎苦痛。其所創作的獨幕劇,以家族衝突為核心,用荒誕的手法描寫荒誕的社會,開啟台灣及華文世界「荒謬主義」創作的先河。

馬森劇本「馬森獨幕劇集」曾於1980、1990年代風靡台灣的戲劇界,至今仍於海內外各劇場演出。馬森旅居歐美多年,擅於深入不同文化及不同世代的衝突,作家瘂弦讚譽他既是「冷肅的學者」,同時也是「塑造風格的藝術家」及「生活者」。

馬森曾獲得第二屆洪醒夫小說獎、第一屆五四獎文學評論獎、第八屆府城文學獎特殊貢獻獎,並受聘為成功大學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教授。作品有小說《孤絕》、《夜遊》、《府城故事》;劇作《窗外風景》、《花與劍》;文論《東西看》、散文《墨西哥憶往》等數十種。

文化部表示,國立台灣文學館籌備時期,馬森慨然捐贈接近全套的「歐洲雜誌」及手稿、圖書等豐富的現當代文學研究資料,成為台文館往後進行文物徵集及文學推廣的重要基礎。晚年移居加拿大後,又於返國期間將早年日記、手稿交託台文館,這也是一次深具意義的捐贈。馬森在華文文學領域上耀眼的成就,在台灣文學史上留下不可抹滅的影響,其文學風範,令人永遠紀念。

聯合文學 台灣文學

延伸閱讀

113學測國寫/初見文本重解構 國寫掌握兩要點拿高分

「文學不是賠錢貨」陳思宏臺文館開講 以《鬼地方》前進國際

台灣也有了!好市多開賣真人版瑪利歐賽車 比加拿大便宜近4千元

成功大學與醫學院附設醫院 劃設為空氣品質維護區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