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嘉大師資生伴學偏鄉 數位教學豐富偏鄉學童

嘉義大學師資生協助大華國小學童數位雙語食農課程教學實況。 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師資生協助大華國小學童數位雙語食農課程教學實況。 圖/嘉義大學提供

經歷2年多的疫情,線上數位學習成為跨越區域距離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是教師重要的教學能力,嘉義大學協助雲嘉地區學校教育,今年起執行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與「雙語數位學伴計畫」,是國內少數執行2項學伴計畫的大學,更是彰雲嘉地區唯一的大學,希望透過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提升偏鄉學童學習動機與興趣。

嘉大表示,「數位學伴計畫」由師範學院與師資培育中心共同執行,現有88名大學生擔任學伴,服務南投縣和嘉義縣5所國中小學校,協助57名學童,課程包含國語文、數學、國際視野、社會、自然等,並融入社會永續發展(SGDs)的主題課程。

「雙語數位學伴計畫」由人文藝術學院外國語言學系執行,通過培訓的師資生以雙語(如英語和國語)方式陪伴學童進行主題式學習,例如雙語食農課程;有21名大學生服務雲林縣、台中市及桃園市等4所國中小109名學童。

嘉大表示,參與計畫的大學生經過培訓並通過評量後,利用數位科技跨越地理區域與城鄉的限制,教導偏鄉及經濟不利的學童課業學習,也提供師資生利用數位科技教學的實作機會,提升未來實際走入教學現場時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由於課程不限於傳統的學科內容,且採線上多元互動模式進行,課程結束時經學童填寫滿分5分的自評表,結果顯示學童無論在學習行為、情感投入及學習認知投入上的平均值皆達4分以上。

外語系學生闕瑋琪表示,教導學童需要更多的準備及耐心,原本認為自己不太適合從事教育工作,但經過此次學伴經驗,讓她增加許多教學的興趣及信心。

輔諮系學生陳冠如則說,當初加入這項計畫的原因是希望多累積教學經驗,培養未來教學的養分,沒想到的是會有這麼多意外的收穫,不僅僅是更成熟的教學方法,也從中獲得成就感與無可取代的心靈富足。

校長林翰謙表示,嘉大是國內少數同時培育中學、小學、幼教和特教4大類科的綜合大學,因應國家雙語教育政策,更設有雙語教育學程培育雙語教學師資,而應用資訊科技進行線上教學更是未來老師必備能力,此次執行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不但展現嘉大在學校教育上的社會責任,同時讓未來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培訓、認證和回饋機制,藉由更紮實的實務學習經驗,培育未來雙語和具數位教學專業教師。

嘉義大學服務草屯國中學童數位教學實況。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服務草屯國中學童數位教學實況。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師資生以數位教學豐富偏鄉學童學習。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師資生以數位教學豐富偏鄉學童學習。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參與計畫的大學生教育訓練。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參與計畫的大學生教育訓練。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數位學伴至隙頂國小實地訪視討論學童需求。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數位學伴至隙頂國小實地訪視討論學童需求。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師資生線上協助社寮國小學童數位課輔實況。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師資生線上協助社寮國小學童數位課輔實況。圖/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 大學生 教師

延伸閱讀

大學必做哪些事?排名前五件事是這些 你做了嗎?

北京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遭控要女教師陪酒

台彩頭獎800萬大學生得主稱「錢全花光」 網看投資單讚超明智

高市明年編4億元推「校校有雙語」 議員指雙語教育出現「雙峰困境」

相關新聞

校長洩露性平案個資僅申誡1支 桃園教育局被監委糾正

桃園市中壢某國小張姓校長為澄清自己處理學生性平事件未吃案,去年11月在教師周會公開說明案情,害該生身分曝光遭鄰居非議及房...

學齡2歲入3歲班?公私幼不同調

台灣長期面臨幼兒園兩歲專班太少的問題,導致幼兒無校可念,教育部昨天召開會議,邀請教育、家長團體,討論「幼兒園三歲專班招收...

立委憂新型專班重演黑工爭議 教長:問題學校已遭重罰

教育部近年推動國際生「新型專班」,透過企業和國發基金補助,要求國際生畢業後留台2年,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有立委擔心重演過去...

桃園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教長潘文忠:待調查結果出爐

網上流傳桃園市某高中霸凌影片,影片中一名女學生遭亂剪頭髮,引發全台關注。對此,今日立委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問及此事...

台灣史巨擘 曹永和故居面臨都更危機

台大附近溫州街五十二巷原矗立四棟共八戶日治時期官舍,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人類學家陳奇祿等學者生前都曾長住此巷,為台灣文...

無悔意!桃園女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議員爆「加害者道歉後竟提告」

桃園市大園區某高中上周傳出校園霸凌,一名女學生遭女同學甩巴掌、亂剪頭髮。受害女學生家人事後提告,但市議員黃瓊慧今晚爆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